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佛法修行

走进"百法明门论"的第三部分,探索知识的宝藏

2024-05-04 09:40编辑:admin人气:351


今天的正式论述是第一句话: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是全论的中心和总纲。

A. 一、解释我执

"我 "的特质和定义是:常、一、主宰。

I. 恒常

恒是指万法不变。

观察: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比喻: 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年龄、兴趣等都会发生变化。身体、情绪和思想都是无常的,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想法。一切都在变化,或好或坏。(既然是无常,我们就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B.2. 一

一,即独立存在,没有其他原因。

C I. 一切法的关联性

观察思考:山河大地、衣食住行 ......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都是因缘所生,我们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学习《百法明门论》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观察因缘法的生灭。

错误之流 我们常常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好事是巧合,坏事是倒霉。

为什么别人能遇到这种巧合呢?"巧合 "本身就是一种因果报应。如果我们不认识因果,就无法善用我们的心。

在观察因果之后,我们应该让坏的因果消亡,让好的因果成长,这就是修行的方法。对业力进行加、减、乘、除。比喻 1. 网络弘法,一即一切,能被很多人看到,就是乘法;喻2.做事要付出很大代价,是一种冤枉,大可不必。如拿刀切菜,力气大、速度快,才能切好菜,各种因果报应要善于观察,掌握平衡,否则就不好做事。

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认识人、事、物很重要。

错误当前我们通常认为好东西不叫别人知道,怕别人超过自己,这都是分裂。这种用心和出发点就是普通人的心态,善恶在其中。

如来的本意是分享自己的功德,分担他人的痛苦。

如来觉知万法,善用其心而不过度。

走进"百法明门论"的第三部分,探索知识的宝藏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佛法的观察和觉照,而有观察和觉照需要条件。外在因素是重要条件。

现在的老师和朋友团队的结合是良好佛法的重要原因。环境出人才,有了环境就容易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大家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大师是否鼓励我们要有能力认识到业力对我们成就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外在的业力,没有业力我们就无法生存,外在的业力非常重要!

如果抱着 "我需要什么,我就去找上师,我不需要什么,我关上门就万事大吉 "的心态,那是极其错误的!慢慢地,所有的外缘都被打破了。

整个宇宙都是我们修炼的助缘,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不断成为自己的因缘,不断强化内心的我执和法执。

C.2. 诸法差别

佛具神力与智慧,善于观想因缘诸法:染法、净法、转染成净法。

当你知道时,你就有能力像做化学实验一样,知道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加在一起能产生什么反映。但是,"知 "需要大智慧。

错误的想法普遍存在,认为我必须这样做,不能改变。

如果一个人能够实现所有业力的和谐,他就达到了智慧的纯净完美。

错误地念经、持咒、诵经的人认为这样修行有多少功德。我们很多观念很庸俗,贪求功德是贪心的反应,怎么可能无私,佛法是无私的。功德的说法是为了鼓励初学者,是方便说法,不是究竟说法,不是佛法的本义。没有经文规定要念多少才能成就。佛法是破除我执和法执,与佛法相应,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但我们通常会计算。

D.1. 认知与事物的差异

比喻:莲花灯。我们只看到它的形状、颜色,有人会觉得好看,有人会视而不见,等等,心中的概念与灯的实际存在无法相提并论。

虚名只是为了让我们接近真实。

D.2. 同类事物的差异

比喻: 各种声音,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非常多,非常复杂。

这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有分别就会有局限,就会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设定界限,认为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学唯识是为了分别、认识、学习相,学中观是为了学习性。

D. 业力的差别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内在的反映,是识所缘,是识所变,而不是外在的反映。内在的认识是心法,外在的事物是色法。这两个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把外在的色法转化为相才能认识它。每个人转化成的相都不一样,因为业力不同。

结合实际,如果内心没有大众,就会害怕很多麻烦,慢慢就会厌烦。

大师勉励大家,一切与心有关,要从内心的改变来改变外部环境,这与世间法是相反的。

认清地球和环境的本来面目,一切都是共业所致,与所有人、诸佛菩萨息息相关。这都是共业的等流。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忽视古人的劳动,更容易忽视今人的劳动。

治心要认识到,这一切的存在都与古人有关,与当下有关,我们应该如何努力,让未来变得更好。

佛教是观心为上,不是坐在这里就是观心,从生灭观到不生灭,从不生不灭观到生灭。生灭是相,不生不灭是性。我们还没有看到诸法不生不灭的相。比喻:照相机本应能照亮五光十色的一切,但出了问题,照出来的只是黑白,或者说是空白。空白就是我们不去边缘。

观察心灵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不是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

C.3. 诸法的相对性

比喻: 喝饮料,茶、水、可乐、咖啡,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饮料的反应也不同。以己度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因果律的。-因果律是有区别的,不能推断。

善与恶、美与丑、优与劣、富与贫都是相对的,本身并无定义;许多名称都是模糊的、内在的。

比喻: 法师讲法,你听不懂,以为不好。事实上,你所听到的佛法与法师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工人、律师,语言不同。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因果、观察,这都是因果律。

宇宙中的事物太多,我们无法观察。把万法归纳为百法。

破除邪执不能说学百法就是唯识,学弥陀就是净土,这是不对的,你觉悟了吗?你的形式、思维、逻辑、表达符合这个宗派的说法吗?我们只能说我们在学习,不能说我们代表。很多宗派的分歧就是由此产生的。认为我在学这个就代表这个宗派,我在学这个就不能学那个,诸如此类的想法都是很有问题的,没有这样的事情。

我们理性地认识到,所有的经论都是让我们断恶修善的,都是让我们趋向菩提的。只是每位佛法导师引导我们的方式不同而已。

观因果我们在山上学,学完这本再学下一本,不是说我们不学别的,还要看每个人的根基条件,这一切都不一样,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我们会不会有成就,成就有多大,这些都是因缘,(看)我们能不能把握这些因缘。

B.3. 主宰

主宰,即支配,支配环境、支配他人、支配其他事物。

错误当前,我们总是喜欢支配别人,按照我的意见做事,如果很多意见不被采纳,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很没面子。

B.4. 接受他人的意思

"我 "的显现(如上所述)是 "常、一、主宰",人皆如此。

认识到一切法都是因果报应、无常、无主的,因为一切法都是如此。

修行的目的 佛陀告诉我们这些道理的目的是让我们内心不要有羁绊和烦恼,否则就会想不开,出现问题。因此,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 "诸法无我",要逐渐淡化 "我 "与 "法"、"我 "与 "法"、"我 "与 "法 "是同一个概念。只有逐步淡化 "我 "和 "法 "的概念,淡化对 "我 "和 "法 "的执着,才能消除障碍。

错误的 "我 "和 "法 "是概念,概念强了就会产生执着,产生执着就会产生障碍: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人与物之间的障碍、物与物之间的障碍。比喻 1:认为这个房间好,就要住在这个房间里,而不住在另一个房间里;比喻 2:收藏家,一辈子都在收藏,因为他认为这个东西好,这些都是执着。

人类的行为习惯都是由此(观念、执着)引发的。

佛陀和论者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妄之法。

A.2. 认识无我

B.1. 神圣与凡人的执着

不仅凡夫有执著,外道、二乘乃至菩萨也有执著。

凡夫: 妄执身心血肉五蕴为我;

密教:妄执神我为我;(神我:印度数论、胜论中的 "主宰")

小乘: 妄执涅槃为我的偏见;

菩萨: 有生可悟,有佛可成,无我可得;于所证真如,有证有成,无我忘我。

只有佛才能证悟,只有佛才能达到无我,用 "无 "字破("我")。

B.2. 万法无我

一切法本无自性。

万法因众生的执着而存在,而非因佛陀的说法而存在。

佛对法的假名,是对众生执着法的假名。众生说有,佛说无。其实,说 "无我 "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B.3. 大乘佛教的根本

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是 "无我"。

如果理解了 "诸法无我",那就是 "半信半疑",具有了大乘佛教的相应程度(内心体验)。

反之,若无自性,则非大乘佛法,不能入大乘之门。

强调要进入此门,必须无我,只有无我才能进入。

常见误区我们都以为自己在学大乘佛法,但学了一段时间就学不下去了,学得越久包袱越重,内心越没有力量,越学越糊涂。

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无我,没有认识到生命是一种因果现象,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没有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珍贵。

A.3. 树立正确的观点

B.1. 认识苦与乐

我们日日夜夜都在一种感觉中度过。苦的感觉、乐的感觉、不苦不乐的感觉。这些感受都是世间法,是 "苦、想、行、识 "的 "苦",是百法之一。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 "苦 "相对应。

观察一个现象,有的人喜欢苦(与苦相应),比如工人、农民,天天干活,一天十几个小时,如果几天不干活反而习惯了。

他习惯了,就不认为是苦;他心中有目标,就不会受苦。

思考苦与乐的本质,不在于外在事物本身是苦还是乐,而在于内心的感受。

与此相对照的是,认识到世间的一切苦乐都是短暂无常的;佛教所讲的离苦得乐才是究竟,乐得之则永不失,苦断之则永不复,这才是离苦得乐的真谛,而不是知觉或感觉的引导。

B.2. 明确标准

世俗衡量感知和感受引导的标准是由我们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的知识、秩序和法律所决定的。

比如,你做的事情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秩序,影响社会的道德,与社会的认知不符,标准不一样,他就会认为你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同样的行为,在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另一个时代,可能又是对的。

总结(世间)苦乐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因果关系中才有意义。

佛法的衡量规则 与佛法相适应的苦乐不是从外部环境或行为来判断的,而是根据圣贤的标准从内心来判断的。

分辨的层次

要判断,必须有标准;

说到标准,有个人标准和群体标准之分。

一般来说,我们心里没有这个概念,觉得 "我说的就是标准",也就是常常以自己为标准,而不知道对方的标准、大众的标准。对方也一样,他也有自己的标准。他的标准可能是错的,我的标准也可能是错的,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习公共标准。

问题的症结所在 很多烦恼、争执和纷争都是由这个原因(没有标准,以自己为标准)造成的,都是由于对佛法没有清楚的认识造成的。如果清楚了,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法轨佛法,是佛陀修行开悟后,通过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而开辟的道路),以这种传承的光明磊落,以这种力量引导佛教徒,让寺庙、僧侣、善男信女身心得到安顿,佛法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而不只是空谈道理。

谈理不是空谈,一定要在内心建立。

诸佛菩萨为我们开辟了这条路,我们要认识到这才是光明大道、正道、菩提大道。

观自在菩萨教导我们对他人和事物要有恭敬心和包容心,否则就会容易恼怒,就会伤心,就会有障碍。

要做到恭敬和宽容并不容易,必须刻意培养。要宽容他人不符合佛法的行为。

标准对比 佛教团体的标准是戒律,公共社会的标准是法律。

日常行为和工作也有标准。

总结和概括各种标准只是佛法和意识。

掌握了(百法)的内涵,我们就要把它运用到做人、做事、学习、生活中,运用到古今中外,而不是死记硬背一百个名词。学习佛法和意识的目的是对宇宙和人生有一个系统、完整、清晰的认识,而不是模糊的认识。


参考资料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