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佛法修行

走进佛教:认识比丘——佛教修行的实践者

2024-04-14 09:45编辑:admin人气:487


比丘是什么意思?

比丘是受具足戒的佛教僧侣的俗称,指年满二十岁并已受具足戒的男性僧侣。比丘是梵文(bhiksu)的音译,汉语意为乞丐。乞者,乞讨之名,士者,高雅之名。意思是出家人乞法以资生,乞食以资身,故称乞丐。俗称 "和尚"。比丘的具足戒为二百五十条。

比丘是佛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治生产行业,乞食不仅可以省去修行的麻烦,还可以破除傲慢之心。金刚经》云:"(佛)着衣持钵,入舍卫国大城乞食,于其城中,依次乞食毕,还归本处"。释迦牟尼离家时,晋阳王派憍陈如等五位好友随行。释迦牟尼出家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成为最早的比丘。

各种佛教典籍中对 "比丘 "的解释

释氏要略》云:"梵语比丘,秦言乞丐,谓向诸佛乞法,以利慧命;向施主乞食,以利色身。赵大方师云:'因果有三:一怖魔者,即因出家,震动魔宫,以果名杀贼;有云出家者,以正信正因,勇猛护心,果证如来大菩提,誓度一切众生,真实大心,方能震动魔宫。第二因叫乞丐,果叫供养;第三因叫破恶,即持戒叫破恶。至果名为无生'。

走进佛教:认识比丘——佛教修行的实践者

涅槃经》云:'能断烦恼,是名比丘。破我想,修戒定慧,具足三有四流,安住无畏道,是名比丘。大集经》云:'破无明隐,故名比丘。瑜伽论》说:"比丘者,舍在家法,趣非家等,分别解脱律仪分如自性;勤于形色,畏世间恶,自护不失,故名比丘。

毘婆奢那》经文中说 "不犯手足,不犯规矩,不乱说妄语,常保欢喜心,是名真比丘。杂阿含经》云 '何谓比丘,不乞食,受在家人法?'于功德、德行、恶行皆无改过,心无恐惧,是名比丘。

达摩经》:'有一长者名择,已入佛门,剃度出家,时婆罗门尊者呼曰:'长者!抉择回答说:"我已经出家剃发,成为比丘,不是长老。当时,尊者婆罗门难陀说:不仅剃发为比丘,还说了一首偈语:若断欲望,断诸漏,诸法无希望,不可说有法。若依涅槃道,若依厌离道,若入信心,到彼岸,即成比丘'。

比丘有四种: 一是毕竟得道的比丘,称为阿罗汉;二是示道的比丘,称为三果圣人;三是得道的比丘,称为道初果;四是污道的比丘,称为凡夫破戒者。凡夫持戒比丘,依戒信行,必称道下。问:染道比丘可视为福田吗?答:《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污道比丘,虽破戒而不破见,虽破缘而不破意,信有因果,如是正见正意,九十六种外道所无。然而,如果你对他们有正信,不怨恨他们,你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智度论》云:"比丘名乞士,清净而住。复次,比丘名断,竺名烦恼。能断烦恼,名为比丘。再如,出家人称为比丘,如胡、汉、羌、羯磨等,各有其名。其次,受戒时自称 "我是某某比丘,受戒至命终,故称比丘"。其次,僧名怖畏,僧名能。怖魔王及其子民,剃发着染衣,受具足戒,则魔怖矣。这种恐怖的原因是什么呢?魔王说:"此人必入涅槃。如佛所说,若有人能剃度,着染衣,一心持戒,此人必能渐渐断结,离苦得乐,入于涅槃。"

维摩经注》说:"赵曰:'比丘,秦时或谓之净乞,或谓之破烦恼,或谓之净持戒,或谓之能怖魔。天竺一,四义,秦语无人译,故存名义'。" 钟曰:"比丘号不必为声闻僧局。"

马鸣《遗教经》云:"此修多罗中每说比丘出家,是因出家示远离出家相,是因示现大乘方便道二乘共相,是因远离四天下行。" 住持法录》解释了第二种含义: "为明比丘之名,不拘声闻,取其修行,皆受此说,以明教法之遗,普被群机。"


参考资料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