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伊春伊春放生的最佳地点

2023-04-13 15:18编辑:admin人气:892


  浅议佛教之境向诗论之境的转化

  付秋会

  【摘要】在诗境理论的热点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对“境”的语义流变及在诗论中的不同意义等进行比较清晰地梳理和辨析,而这一点,恰恰应该是诗境理论研究和争论的起点。因此,本篇论文就从“境”的语义流变这一角度研究佛教之“境”是怎样被引入诗论之“境”的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佛教;诗论;境;转化

  “境”是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极广的字,以“境”论诗谈艺构成了中国诗歌理论乃至艺术理论中最重要和极富民族特色的部分,学术界对它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兴趣。仅已见到的资料索引及有关目录,就达上百篇之多。可见,这方面的研究属热点研究。但在诗境理论的热点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对“境”的语义流变及在诗论中的不同意义等进行比较清晰地梳理和辨析,而这一点,恰恰应该是诗境理论研究和争论的起点。因此,本篇论文就从“境”的语义流变这一角度研究佛教之“境”是怎样被引入诗论之“境”的。

  一、“境”字的语义流变

  (一)实体之“境”

  研究以“境”论诗,离不开“境”语义的历史流变,它应该是诗境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或起点。众所周知,“境”的本字是“竟”,据许慎《说文解字·音部》:“乐曲尽为竟。”原指乐曲的终止,由于它具有“到此为止”的意思,故又兼指“终于”、“竟然”、“穷究”、“地域边界”等意义。先秦文献中有许多以“竟”表示地域边界的用例,这些用例中的“境”字究竟是汉前典籍所固有,还是后来流传时将表示地域边界的“竟”改写做“境”,尚有待文献训诂研究者的考订,但最迟在东汉的《说文解字》、南朝的《玉篇》中,“境”已作为单字收录了。王先谦撰集的《释名疏证补》中认为:“汉季此字(境)已通行,成国撰《释名》(竞作)境当是依俗为之。”专门用以指称地域边界的“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形而下的客观实在,可以称之为实体之“境”。

  (二)佛教对“境”字语义的借用

  表示地域边界的实体之“境”又被道家用以表示主观界域、精神体验,成为抽象之“境”。佛教传入内地大约是在西汉末年,被认为是96种道术之一,称之为佛道或释道,佛道并提是当时固定的流行的提法。魏晋时代,佛教又因依附于玄学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佛学理论深奥幽玄,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为了便于理解,有人在讲说或翻译佛法、佛经时借用中国哲学固有概念来比附、翻译类似的佛典名词。例如安世高以“无”译“空”、以“无为”译“涅槊”、以“生死”译“轮回”等。因为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附会来宣传佛教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一些佛教僧人也多将佛理与玄谈混合。道立:“以庄老之玄微应佛理,颇亦属意焉。”(见《高僧传》)因此,从社会文化发展角度来看,抽象之“境”应该是佛经译者,采用“格义”之法,从中国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那里借用而来的。

  二、佛论之“境”

  在佛经译者对抽象之“境”的重视和运用中,逐渐赋予其新的内涵。那么,佛学论者赋予其什么新的内涵呢?我们先看佛学论者对“境”的阐释。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中释“境”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在这里,“境”既不是单纯表示地域边界的实体之“境”也不是单纯表示主观感受、精神体验的抽象之“境”,而具有非有非无、包罗万象的性质。言其非无,是说“境”可以指称心所游履攀缘的对象。言其非有,是说“境”不能离开心智而独存,离开心智,“境”则不复存在。言其包罗万象,是说“境”既可以指称心所游履攀缘的对象,也可以指称心对对象的游履攀缘,用现在的概念来比附,即是说,“境”既可以指称所认识的对象,也可以指称对对象的认识。

  “境”是怎样被赋予非有非无、包罗万象的新内涵的。这必须从佛经在中国的传译说起。按现在学者们的划分,一般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籍称为“古译”,至玄奘以前的译籍称为“旧译”,而称玄奘译文为“新译”。

  在古译阶段,正如前面所论,佛学先后依附于谶纬之学和玄学。道家所用的抽象之“境”,就是在这时被佛经译者所重视和借用的。公元5世纪初,西域僧人鸠摩罗什来华,系统地介绍了中观学派的理论。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依据这一理论撰《不真空论》认为,人们应该“契神于有无之间”,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般若中观来把握外界事物。经过鸠摩罗什、僧肇等人的译介、破立、倡导,“中观”派教义和认识方法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禅宗等均以中观派的经典为立宗的重要依据。这就为后来“境”语义的进一步演变创造了条件。

  初唐时,玄奘西行求法,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600多部,译出大小乘经论70多部,史称“新译”。玄奘与其弟子窥基创立了法相宗,主要转译“唯识今学”。玄奘编译的《成唯识论》认为:宇宙万物皆非离识别有自性。所识别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叫做境(或事物);能识别山河大地等境的作用,叫做识或心。能识别和所识别皆不离识,所以说是唯识。玄奘的弟子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进一步强调“唯识无境界”。

  由此可见,唯识新学论及识与境的关系,主要观点是:(1)“唯识无境界”;(2)识缘境相而生。因此,唯识新学所讲的“境”是外境与内识的统一。如果我们把“境”作为一种存在,那么,外境与内识则是构成这一存在的两个方面,而并非是两种可以独立的不同存在。外境与内识,二者离则“境”为非有,二者合则,“境"为非无。故《成唯识论》卷一说:“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玄奘译《大毗婆沙论》说:“境,通色,非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为,无为;相应,不相应;有所依,无所依;有所缘,无所缘;有行相,无行相。”唯识新学时期,“境”已明确地具有了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内涵。玄奘的门人圆晖在《俱舍颂疏》中,又将“境"简释为“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故称为境”。近人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中释“境"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其渊源即出于此。

  为了辨识一切境相,唯识新学又特别提出了“三类境”的分法,其中的“性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实境,指一般的物质现象,仗质而不随情,皆有真实体性,如色、声、香、味、触等境。“独影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幻觉,是指主观上颠倒妄想、单独所受的影像,没有实体实用,只随情而不仗质,客观上完全不存在,如龟毛兔角等境。“带质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错觉,虽随心生,而必仗本质,虽带本质又与本质不符,如杯弓蛇影,夜间见绳、误以为蛇等,即是此境。由此可知,唯识之“境”既包括客观所缘物,也包括主观能缘心,用现在人们常用的概念来说,“所认识的对象”和“对对象的认识”都可以称为“境”,它可以包罗万象,指称世间万物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或许也是后来“境”字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极广的一个内在原因。

  至此,佛论之“境”已不再是单纯表示地域边界的实体之“境”,也不再是单纯表示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的抽象之“境”,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非有非无,包罗万象。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佛论之境是怎样渗透到诗论中的?诗论之境与佛论之境又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

  三、佛论之“境”向诗论之“境”的转化

  (一)佛论之“境"渗透到诗论中的外部条件。

  佛论之“境”之所以能渗透到诗论中,有其外部条件,也有其内在的根据。其外在的条件是当时的崇佛风尚。隋唐时期,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19。有唐一代,名僧辈出,译经两千多卷,宗派众多,各派对有关佛典的注疏,专论则更丰富。加上朝廷的提倡和支持,上自帝王下至士民,莫不尊信。佛教在唐代的广泛流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种情况对于具有很高文化素养又眼光敏锐的诗人来说,空前繁盛的佛教文化不仅对他们有巨大吸引力,而且不同程度的被吸收,并潜在的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审美趣味、文艺观点。

  经过统计整理与分析,笔者发现在唐代,文人浸润于佛教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自幼受到佛家的家教,诵读佛典是一般的教育基本功,以王维为主要代表。在山林寺院读书居住也是唐时的一种风尚。代表诗人有盛唐诗人阎防、李绅、朱庆余等等。在余闲之际,悠然交游于名山古刹,也是一种方式。

  总之,很多唐代文人既有“达本知空寂”的佛学修养,又有“所爱唯山水”的生活情趣,

  他们在吸纳佛教思想的过程中,更重要地是吸收了佛教既不同于儒学的理性思维,又有别于庄玄的非理性思维的直觉思维方式,形成了唐代文论特有的思维特点:直觉灵感、顿悟所得、韵外之致。

  2、佛论之“境"渗透到诗论中的内在根据

  佛论之“境”渗透到诗论中的内在根据,则在于“境”所具有的新内涵。佛学论者把“境”归结为“非有非无”,是为了说明外境的虚妄。而要证得外境的虚妄,又不得不承认外境的存在,然后再以内识、外境的因缘合和而生,彼此相缘相依而共存的思维论证方式来论证外境的虚妄。诗论家则忽视或抛弃了佛学关于外界虚妄的臆想结论,而从其思维论证方法上受到启示,并进而以“心”与“物”、“情"和“景”、“虚"与“实”来构成诗之“境”作为一个存在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把它们作为异于诗之“境”的两个不同存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诗之“境”最终强调或突出的是心与物、情和景、虚与实的相互交融,整体合一。

  基于以上所讲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根据,佛论之“境”理所当然地会渐渐地渗透到诗论、艺论中来。

  四、佛论之“境”与诗论之“境”的差别

  但是,诗论之“境”并不完全等同于佛论之“境”。上面谈到了诗论家论境,从佛论的思维论证方法上受到启示,而忽视或抛弃了佛学关于外境虚妄的最终结论,就是其差别之一,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层次不同的差别。

  (一) 诗论之“境”与佛之“境”浅层次的差别

  1、对待现实及情感的态度不同。小乘佛教主张“人我空”,到了大乘佛教,又主张“法我空”。在他们看来,因为错误地认为有了实我,才产生了我执,这就是烦恼障;因为错误地认为有了实法,才产生了法执,这就是所知障。正确的认识,就要破除我、法二执,证得我、法两空。故佛家对现感及情感持排斥、抹杀、超离态度。但诗论之境,则以现实生活及主观感情为源泉、为核心。中国传统的见解,诗的核心是主观情志。孔子曾经说诗“可以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陆机讲“诗缘情而绮靡”。 中国古代诗论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抒情特征。

  2、对待语言文学的态度不同。佛家认为,诸法实相是绝对的,它不能用具体的语言名相来表达。即所谓“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于一切法无言无说”,“言语道断”。认为用语言文字表述道体是“向虚空里钉橛”。《五灯会元》》卷十二,谷隐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但文学是语言艺术,诗境的创造虽并不完全在于文字语言,亦离不开文字语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不言谁知其志?”如果取消了文字语言,也就取消了诗歌艺术,故南宋刘克庄说:“诗家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禅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

  (二)诗论之“境”与佛之“境”深层次的差别。

  1、所追求的“忘我”的内涵不同。佛家与诗家在入“境”时都追求“忘我”,但佛之境的“忘我”是克欲抑情,隔离人生,对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有意求无意,决心欲息心,如避影而走日中”,是不合于人的心理逻辑的。而诗境的忘我,则是与人生融贯一气,在审美观照的一刹那看到心与物的充实及自由生命。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出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这忘我的静照,使“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此即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之境。

  2、对“悟”的理解不同。佛家、诗家对“境”的追求都离不开“悟”,但佛家之悟(特别是禅悟),否定经验,否定知性和理性对于悟的作用,讲求捐思废学,离形去知。钱钟书先生喻之为:“恐多食致腹疾,乃绝饮食,移带孔,使忘饥也。”而诗之悟则是艺术家对人生、生活、机遇偶然性的深沉点发,它的深层则是对人生、世界、宇宙一切现象的深刻思考,当然不能排除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也不能排除理性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诗论之“境”不仅已去掉了佛论之“境”的宗教神秘色彩,而且也吸取容纳了前代文艺理论的精华,从而具有了心物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新内涵。诗论家对“境”语义的创造性把握,使“境”升华为诗学范畴成为可能,也为诗境论逐渐发展为中国艺术理论中最重要和极富民族特色的部分提供了条件或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高僧传》[M]. 上海.中华书局.1992.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第2卷. 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钱钟书.谈艺录[M]. 上海.中华书局.1984.

  [5]、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付秋会(1974-)女,陕西白水,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讲师,硕士,文学理论方向

  出自: 《文学与艺术 》 2010年4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第二集主礼台南正觉寺佛三开示(26–28)编辑组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主礼台南正觉寺佛三开示(80、12、26–28)编辑组

  第一天得闻净土净别法尊贵己灵修佛道

  正觉寺的住持––觉华法师、诸位师父、弘法会的会长、诸位干部、各位老居士、大居士、青年同学,以及诸位莲友、善男信女们:大家好!

  大约是两、三年前吧!我第一次来正觉寺和大家结法缘,那一次是黄居士发起;这一次则是应姚太太的女儿,也是正觉寺大护法所邀,来此与大家再结出世的法缘。当然这是一件最好、最殊胜的事。但这次本人感到非常惭愧,因为自己可说是「带病行医,破舟拯溺」,惭愧极了。刚才上香既无法跪,又不能拜,就因为两星期前摔了一跤,到今晚腿还敷了药,所以才不能跪、拜。事实上,上香的礼节是必须恭敬如法的,请大家不要对此产生误会,以为上香可以不跪拜。没有病的人身体好,就不能不依规则。

  此外,这一次讲座并未按照一般讲座的仪式进行,这是一种方便,现在向诸位说明一下:总计两个小时的讲座,我们是安排先念佛半小时,然后说法一小时,再接念半小时的佛。如果时间已到,仍未总结,或许需多说十分钟;当然,赶时间的人,可随时离座。住附近的善男信女,不赶时间,就请多坐几分钟、多念几声佛好了!加班自有加班费,多听闻、多修行自然是多得功德啊!

  通常一般讲座并未安排念佛的时间,大家匆匆忙忙赶来,听完两小时的法,又匆匆忙忙的走。过去大陆讲经,每一场大座,开始先唱香赞,再念心经一遍,然后唱「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再接唱开经偈。为时半小时的仪式后才开大座说法,总计也有两个小时。现在的人忙,出家师父少,所以也就因时、因地、因人而开方便;事实上,匆匆忙忙来听,心不容易静,若能使大家先念经、拜佛、听听梵音,令心静下来再闻法,这样得益才大。对这种恭敬虔诚的仪式,学道人不可轻视忽略,应要恢复发扬古德芳踪才是。

  照说,今天第一天应先唱香赞,可是恐怕大家念佛的时间不够,乃因地、因时制宜,直接就唱赞佛偈。这就是所谓「诸佛以般若为母,方便为父。」总是使大家能先念佛,消罪障、增福慧,心静下来,然后听法就能奉行;能奉行,这样听法才能得利。否则听那么多又不奉行,此生难得解脱,不过是种种下世的好因而已,但总不如此生就能真实得益而解脱为好。所谓「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我们修行的目的乃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希望在座各位老居士、大居士能在行门上多注意;此生闻了法,此生就能修行,此生决定感应。祝福大家:闻了法,决定此生同生西方!

  所以这次讲座的内容,将就修持的重点来说,其他的就不说了。我想以念佛法门的重要部分和大家谈谈:为什么要念佛?念佛有什么好处?怎样增进我们念佛的功夫?念佛是不是决定往生?念佛本来是万修万人去,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西方的人那么少呢?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更要改进使修行如法才好!所谓如法必要舍凡情依圣见,诚而有恒,一切功行都可圆满。

  一、认识净宗依祖规

  诸位若想一心念佛求生西方,首先对念佛法门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念佛是念「阿弥陀佛」,不是念十方佛,也不是念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念阿弥陀佛的法门叫特别法门,这个法门是释迦佛亲口所说,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所赞叹,也是历代诸祖与现在善知识所弘扬。我们依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依着净土宗诸祖所弘扬的来认清法规,才不会认识错误,才能行走大道,直趋西方,觐见弥陀慈父。快哉!一个游浪子终于回到自己家,投入老爸怀抱,太幸运了!

  一般人念佛,说是念十方佛,他们不知道阿弥陀佛的特殊大愿,更不知道净土法门是特别的法门,只是以一般经教的说法来加以解释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听从这种见解说法,这种说法,认识错误、解释错误,甚至将念佛人引导错误,使一般人不但没认识清楚,反而认为:「念佛的人求生西方,只是为了贪图自己的快乐,而不顾这世界苦难的众生,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这么小乘呢?」这话错到那里去了!这简直是在谤佛、谤法啊!不专研净宗经论,怎知我们弥陀大愿王殊胜:不断惑业能生西方,且能一生补处成佛道!

  要知道,像大陆的虚云老和尚、台湾的广钦老和尚,他们虽然自己参禅,但是都劝人要念佛求生西方,难道他们劝错了?研究一般经教的学人,并未深入研究净土五经;或者研究了,但是没有依照净宗祖师所说的来修行,仍以一般教法来解释弥陀法门,那可就解错了!可就看走眼了!

  我们不能因为他也能说法,就认为他说的对。世间人要想学那一行,就要跟那行的专家学。想要什么都学,百事通、门门通,最后门门都糟。世间没有万能的博士,当然也没有万能的法师,所以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还是依莲宗祖师所说的来一门深入,得益大、最保险。否则念佛人向不求生西方的人请法,岂不问道于盲!他既不说念佛求生西方好,则他的见解不同、志趣不同,我们不能听啊!我们有极美好的家园、亲人,不能听外人说不好啊!

  如果你一脚踏两船,今天本来念佛念得很好,可是明天人家说持咒好你就持咒,后天听说参禅好又去参禅,你只是一直在佛门里钻而已,不能专心一行,就像想飞出去的苍蝇,一直朝纸窗(现在是玻璃窗)钻,怎么也钻不出去一样。你对苍蝇骂道:「怎么(净土法)门开那么广大,你不出去,一直钻玻璃窗(不专心一行)做什么呢?」一事通万事明,由这个例子,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用点心、用点力,我们决定至心念佛,此生就要了脱,不能待下一世。待下一世太苦了,未出三界在娑婆世界里打滚太苦了。大家想要此生就了脱吗?如何了脱呢?念佛求生西方。

  二、唯依念佛度生死

  佛陀一代的教法,皆是有请才说,如楞严经有阿难尊者启请,法华经有舍利弗尊者请问,所有大乘经典或由大弟子、或由天人来请问。唯有净土法门弥陀经,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中叫「无问自说」,亦即没有人请问,佛陀自己亲口宣说。为什么呢?第一,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要请问。你或许认为「不知道就不说好了」,那又是不明事理的人才如此胡言瞎说!佛陀要度众生的心事不是凡夫众生所能知的啊!第二,这法门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这法门是末法时代苦海中的慈航、黑暗中的明灯、饥馑中的稻粮,也是兵荒马乱中的大力救世者。所以虽然无人请问,大慈悲的佛陀还是自己要提出来。必要的事在必要的时候,要当仁不让,舍我其谁耶?既如此重要,应该发扬!

  大集经中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时代,有亿亿的人在修行,但想要找一个得道、了生死的人是很困难的;唯有修念佛法门才可以得解脱,这是佛亲口所说的。末法有一万年,现在是末法中第一个千年,到八、九千年后,一切经典灭尽,只剩一部无量寿经住世,等无量寿经也灭尽时,就仅有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来救世了。

  所以,佛陀才这样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们,要修持念佛法门。如果于此末法不依教奉行,不修净土法门,仰仗阿弥陀佛接引,带业往生西方,而想解除三毒烦恼,了脱轮回六道生死之苦,那么必定要靠自力证阿罗汉果。要知道,证初果断见惑(身、边、戒、见、邪),已犹如截四十里洪流那么困难,何况要断思惑(贪、瞋、痴、慢、疑),证阿罗汉果?这当然是难,难如徒步上青天。

  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一佛陀亲口所说、十方诸佛所称赞、历代诸祖所弘扬的净土法门,实在是唯一保险此生可了脱的法门。大家听经闻法,要用正思惟来听、要用耳根圆通来听、要用智慧来听。不要信佛、闻法了,还只是种种下一世才了脱的善根;下一世还有下一世,是那个下一世呢?明天还有明天,等到那个明天呢?那不就一直在轮回六道里打转吗?做人不向上,富贵无你分;学佛不念佛,生死万难了!

  你闻法、念佛等于种了解脱的种子,当然将来必可得解脱,但是究竟等到那个将来才得解脱呢?就像农夫下了种,还须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抽芽,也要随时注意施肥、滋润、阳光、空气、气候等这一切的调和,最后能得到一个果子,也不知要费尽多少宝贵的时间、多少因缘的具足?诸位!既已得闻净土念佛法门,必定要抓住机缘,切勿蹉跎空过,要想此生了生死,确实舍净土法门,没有别的方法了。念佛是好中好、妙中妙,最好最妙的法门!你还不即刻接受奉行,何其可怜哉!你难道乐意做个可怜人吗?

  这不是念佛的人就说念佛好,这是释迦佛亲口所说,我只是转告大家,希望诸位能如是信,你能如是深信,就是正信;你能发愿求生西方,就是正愿;有信有愿再念阿弥陀佛,就决定万修万人去。这就是所谓:「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但看持名之深浅。」这都是有因果、有层次,绝不错乱的。世间法还不是离不开因果?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单独一法就成就,不可能无因而感果的,除非外道、魔子魔孙才会离开因果而说,非因计因、非果计果而邪说。

  三、凡情护法世间福

  希望诸位大居士具足信、愿、行,求生西方。千万不要已信佛几十年,护持三宝一辈子了,最后还不能往生西方;反因此生护持三宝的功德,转世得富贵,那就糟了。所谓「富贵学道难」,要知道,造恶业的人大都是富贵者;这个富贵并非指出世的富贵,不是华严经中所说的富贵,而是人间的富贵。人间的富贵最容易令人昏迷造恶业,贫穷的人反而不会造那么多大恶业;就好象愚笨的人还好,聪明则反被聪明所误一样。当然聪明人学好,又比愚笨人高上千万倍啦!富贵人若能济世利人那当然好,可是富而仁毕竟不多。

  为什么「富贵学道难」呢?我们常说「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一有了富就是有「财」,贵就是有「名」,那么五欲中已经占了两个了。如果有财能做好事,那当然是愈多愈好。但是要知道,我们众生的通病是「善财难舍」,即使是佛教徒,要叫他供养三宝也不容易啊!一般人做世间一点小小的善事就要有名才做,确实是善财难舍!但是要拿钱造恶业的时候就能舍得,所以说,有了富贵要学道就难了。富贵人更要当心的:因为你有财、有名,而色、食、睡的烦恼障就多。

  再说,三宝是出世法,在三宝门中种善根,应该获得出世的福报才对,怎么仅得转世的有漏富贵呢?就是因为虽护持三宝,但没有佛的正知见,只是拿凡情心来护持,那所得的果报当然也是世福而已。就像有些人念佛,不是为了发菩提心求生西方,只是为了贪一己人世间之快乐而已。就像有的人赚钱,并不是为了孝养父母、报效国家、利益人民,只是为了自身享受,拿去随便挥霍造恶业,这种钱赚得就没有好处了。有钱却不知善用,做守财奴多么可惜!

  所以学佛一定要有正智慧,佛法最强调要有正智慧,有正智慧才有正见,有正见才能修正行,否则邪见怎么能修正行呢?因此,我们学佛还是需要多多亲近真善知识,才有正智慧;安住真清净道场才能修行,否则想修亦修不成啊!噫!有的人想修行,但又怕住道场苦,难道懈怠就不苦吗?那才是真苦啊!

  四、亲近真正善知识

  提到亲近善知识,在末法时代,你到那里找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呢?如果想亲近善知识学佛,反而遇到邪师,以盲引盲,那多危险呢!所以我们闻到念佛法门,一定要好好求生西方,去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这些出世大善知识才是绝对保险的。等而下之的,即使你求到了,又有何用?尊贵的人们,你要恭敬尊贵真善知识。

  世俗也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在外,交朋友时要戴眼镜识人,不要把坏人当成好人,好人当成坏人了。其实这就是我们众生苦恼的地方,当然也是自己福德因缘不够才会如此。没有福德因缘、善根浅薄的人,听正法反而听不进去;善根深厚的人,听邪法就听不进去,这也是因果。所以大家还是要修好因感好果,要好好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那才能学佛得解脱。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人生在世,若遇到好人,那么好事就能成就;没有遇到好人,不但好事不成,反而助你做坏事,什么坏事都成就。学佛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遇到正知正见的善知识、正信的善友、正法的道场,那道业还怕不成就吗?绝对成就!你将一块好的木头送去雕刻佛像的店里,当然是雕刻一尊佛像出来啊!如果送去玩具店,雕刻小猫小狗出来,那多冤枉!聪明的

  人为何做笨事!

  末法的众生真是可怜!佛陀告诉我们:「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之多」,邪师可以乱说法,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有神通,我是什么佛、什么神,怎样、怎样的好。」要知道!真正的善知识,绝对不说自己有什么高人一等之处,善知识绝对是谦和的;只有邪师,凡是正法他绝对说不好,只有他自己才好。诸位在这个地方要注意!一定要好好亲近真善知识,不要亲近邪师,不要听闻邪法,要远离邪师;唯有远离邪师,才能平安得正解脱。

  五、娑婆得闻正法难

  拿我们现在台湾宝岛来说,当然台湾的人都很有善根,可是信各种外道的人还是比信佛的人多。就有人问:「我们佛法是这么好,佛教的教理是这样圆融彻底,为什么信佛的人这么少,信外道的人就那么多呢?」因为现在是末法的时代啊!就算是正法时代,仍然难比上外教的。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娑婆世界,都是业障的众生啊!如果这是佛国土,自然都是善人,那里会有恶人呢?

  连佛陀在世时,当时的迦毗罗卫国有九亿人口,其中只有三亿人闻到正法,又能修习;另三亿人虽闻佛法,但不愿意修;还有三亿人根本闻不到佛法。生在佛世的城东老母更是业障极重,佛陀大慈大悲欲化度她,化身在她前面,她马上背过去不愿意见;佛陀化身在她后面,她又马上转向前面;佛陀在她的四周围都化身了,她却赶紧用手把脸遮住,怎么样也不愿见佛,业障就是重到这样的地步啊!夫复何言?唉!我不禁仰天长叹,奈何业力之大至于此乎!

  在座诸位于此末法时代还能敬佛、皈依三宝,又能依佛法来修持,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大家往昔中有这样殊胜的善根因缘,就要好好宝贵这个善根,尊敬自己。现在要让自己的善根,多多给予助缘,时时栽培、滋润,绝对要使之开好花、结好果。希望大家好好发菩提心修万行、结菩提果。当得了丰收时,也不要忘记所有苦难众生,要能普植菩提果。

  六、了达无我感佛果

  那么如何以菩提心来修万行呢?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话,译成中国话是「无上正等正觉」之义;能以无我无人来修一切善法就是佛法,连世间的善法都可以作助缘,达到成佛的境界。

  如果你还是有我、有人相,以凡情心来修善,譬如你认为:「我救济你,将来你要报答我,如果不报答就是没有良心、就是忘恩负义!」存这种凡情心,当然仅得凡情果,还是人天福报而已。以这种心来学佛法是感不到佛果的。

  其实在世间,你施恩于人,即要求人报答,到时候对方没报答,你就认为他没良心,这样受恩的人反而会反感。因为如果他有能力回报,当然会报答,没有能力时怎么报答?你却责问:「你受我的恩惠,怎么不报答呢?」这种施恩,别人也不愿意接受啊!世间不是有一种「不食嗟来食」很有骨气的人吗?所以救济人要无我、无人、要不计回报,使人心安乐,才能感出世之福。你能无我、无人修诸善法,将来就可以生西方上品。你若还有我、有人,以凡情心念佛,那么将来带业往生,也只能生在中下品而已。

  七、众生本具清净心

  刚才提到要大家尊敬自己,因为末法时代,我们还能学佛,做个法王子,所以我说要尊敬自己。什么是自己?你们不要错认这个色身就是自己,佛法说的自己,是指我们的清净心。诸位不要搞成心肝脾胃脏的那个肉团心,不是!那不是真心,那是假的,人一死,它就完了;如果那是真的,怎么会死亡?既然死亡就完了,那一辈子做了那么多善,将来那一个感受善果呢?做了那么多恶,将来又那一个下地狱呢?就是因为错将肉团心当做真心,以为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那有什么刀山剑树、什么天福的?以致有人谤佛法,那都是错认了心,做错了事而冤枉受苦,这多么可惜啊!

  那真心、清净心是什么?简单的说,世间人都明白的,当然诸位也都明白,就是––灵魂,事实上佛法是说灵性,但为顺从一般人所了解的而说成灵魂。这一灵性在我们人来说就是人性,人学了佛,将来成佛,人性就转成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清净心,不论是我们人的人性、兽的兽性、或佛的佛性,都是以第二义谛来说,才有十法界这种分别;即所谓有什么因缘,就决定有什么果报。我们生为万物之灵的人,若不认识真心妄心,那你灵个什么!

  如果以第一义谛(真理)来说,理体是平等平等的,所谓「心即佛,佛即心」,成佛就是众生的心所成的,佛与众生的真心没有差别,都是平等平等的,只不过我们众生迷了,被种种财色名食睡、七情六欲、人我是非、嫉妒障碍,这一切无明所覆盖。但是就像镜子上染了灰尘,或厨房的玻璃沾了很多的油垢一样,只要灰尘、油垢一去除,镜子本身还是依然显出光明来。又像黄金掉到粪坑里,一将粪便去除,黄金还是黄金,不可能黄金掉进粪池里就成了大粪,它的金色光彩仍是不变的。

  八、尊贵佛性修善法

  我们的清净心也是不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算造五逆十恶堕地狱的业障鬼,他的佛性还是不变,等他恶业报尽了,回心修善、功德圆满,还是会成佛的。所以诸位!我们要尊敬他人,要宝贵自己。要常常想:「我的佛性与佛平等平等,但释迦佛以其应化身来说,早在三千年前就成佛了,而我现在仍然是个苦恼的凡夫,还在轮回六道里打转!我为什么就这样不争气?我为什么不尊贵自己?为什么还做一个既无福又无慧的苦恼凡夫?从今日起,我应该要真正的学好了;唯有学好才不被人骂,唯有学好才能受尊敬。」

  我们要尊贵自己,首先千万不要用这个色身去造恶业了。虽然这个色身是假的,可是诸位,我们还是要保护它、要善用、要吃素、要保持健康,不健康就糟了!我认为健康是第一,一般人说生命第一,当然生命重要,可是没有健康,你光有寿命又有什么用?你不健康,活一百岁有什么用呢?所以绝对要保持健康。唯有健康才能勤求学问,唯有健康才能事业成就。

  那要如何保持健康呢?当然饮食起居要纪律化、要多运动,这些都是需要的,最重要的,还要有好的良心;否则没有好良心,光有健康的外表,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怎么能开花结果呢?你只是造作恶法,怎么能健康?你能不造恶业、勤修善法,有慈悲心,这样怎么会不健康长寿?所以大家要好好尊贵自己,使自己断恶修善,决定将来成佛,不要老是做苦恼的众生啊!诸位菩萨们呀!你的父母望你成龙,佛陀望你成道,老和尚最望你成佛。当然,成佛有成佛的方法,什么方法呢?话到此,愈说愈重要,时间已到,留待明天再说。

  以上所说若有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莲友指正;如果说的对,希望莲友们回去要鼓励你们的亲戚朋友,也让他们都能来参加。就算说的不好,我们总念了一个小时的佛,应该不至于使大家冤枉来此、空过时间吧!来这里念佛总比在家里看电视好啊!好,诸位明天多度人来同闻佛法,同开大智慧、修大福德;大智慧大福德圆满了,就是佛果菩提无上尊。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