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钦州市代放生护生协会

2023-02-15 18:52编辑:admin人气:674


  陈秉良问:出生菩提心经,何以检阅藏经目录无有?

  答:此经在藏经中列方等部;再者、此经译本原有“佛说”二字,后为印者略去。

  徐心明问:自他变换发菩提心,意义云何?

  答:发菩提心修法,有二种:一、由己心转移,如目莲救母之心,先将为己心除去,专心在救母出苦。更进一步,普观一切众生皆如母处苦中,应以救母出苦之心而来广度一切众生,遂发生大悲菩提心了。二、以理观察自身,从四大、五蕴等观照毕竟无我,唯是他和合、自性空。再进一步,观察一切众生不知出苦,没有能力出苦,乃发以他为自的菩提心,唯以救众生为事。总之自私自利心是众生心,利他心即无上菩提心也。

  熊道瑞问:此经谓有三种菩提,然声闻菩提与辟支菩提似无分别,而经上亦未明白指示?

  答:声闻与辟支所发之菩提,均属自利;不过声闻系生有佛之世,闻佛音教生菩提心者,而辟支则观十二因缘,在无佛世亦可发此心。

  李子宽问:持怖魔咒,可能持得灵验否?

  答:凡持密咒,如音韵准确,自当灵验;译音难读准,故以师傅口传为佳。

  孔士豪问:童蒙止观中之六妙门精义何在?

  答:童蒙止观与六妙门,根本是两部书,不过通行本订在一本书上。童蒙止观乃智者大师为初入门者所说,故名童蒙,内讲二十五前方便种种止观法基础。而六妙门则是各止观中六重次第之专门止观,属数息观。所谓六次第者,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此六妙门,乃数息、不净二甘露法门之一,他若念佛、持咒、诵经等等,虽入手不同,然皆可证入三昧。

  徐心明问:六妙门中有十二种医病法门,是否佛说?

  答:是治禅病的,亦即调身之法,如去寒去热等。

  张蓓蘅问:佛教主张清净无为,固然甚好,假使世界上的人个个去出家修学清净无为法,那么世界上又成一种甚么现象呢?

  答:说佛教主张人人去出家,这是一般人误解佛教;佛教中本来有四众弟子,皆可修持佛法。至于清净无为,恐怕你也是误解了。要知道我们一个人其所以在六道中头出头没者,皆由无明起烦恼而感后有,于是由惑造业,由业感苦,永无了期。今若能修清净无为,即证诸法空相,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更进一步,由大觉悟的菩提心,创造安乐世界。复次、佛法中讲戒杀放生,乃护众生心而然。以众生既随业报而受生,即执著此生命;如杀害之,必起反抗,因之互相残杀,循环不已。今佛法之提倡戒杀、放生,即息此业趋向清净无为之初阶。再进一步,根本办法,所谓观察此世界非天神造、非物质造,但由无明起烦恼而有生命,解脱烦恼,自达清净庄严法界,并非叫人离此世界别求也。

  张一鸣问:业报有无自性?

  答:业报本如幻如化,如本人执著有自性,则起烦恼业受生死苦;若能观如空华,则解脱。

  张又问:无心有没有烦恼?

  答:若空观成就,渐无烦恼。

  张又问:经云:“善能分别无法相,于第一义无不动”,试问既了达真如妙理,于第一义谛亦能不动乎?

  答: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如幻如化,无自性故空,即谓真空不空。既明真空,则不起贪、嗔、痴种种烦恼了;一切法皆是真空法性,即虽分别诸法,而于第一义不动也。

  谢连贵问:庵摩那识是否是真性,种子断否?

  答:庵摩那识即清净心,自与真性相应,而一切清净功德种子仍是不灭的。此识译义即无垢识。

  赵乙林问:参禅容易入魔,可有预防之法否?

  答:如照二十五种前方便,预备完成,自无入魔之虑矣。(隆信记)(见海刊二十七卷十二期)

  杜名廉问一:何谓无缘慈?

  答一:慈分三种:一、生缘慈,缘众生令脱苦而得乐。二、法缘慈,菩萨已见众生性空,缘于蕴等诸法,悯众生苦,使断无明烦恼之慈悲也。三、无缘慈,大菩萨与佛证众生及诸法皆空,心无本缘,自然起平等慈悲心,随众生类拔苦与乐,故云无缘慈也。总言之,前二尚有情执:第一是待“众生”为对象而起慈;第二待诸法为对象而起慈;此无缘慈乃不待对象而行慈也。

  问二:出生菩提心经说咒破魔的魔何指?

  答二:魔有四种:一、烦恼魔,能坏一切功德,造诸恶业,沦于生死,应以智慧破之。二、业魔,能缚众生受种种苦,以忏悔减轻及修对治功德消除之。三、死魔,断众生命根,前二魔降伏后此自消除。四、天魔,阻众生发出世心,尤阻发大菩提心,作一切功德事业,诸佛及大菩萨说咒破之。故说咒破魔,乃破天魔及魔众也。问三:僧肇论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何解?

  答三:大风吹坏须弥山,可谓天翻地覆之大动,然动系和续假相,能见刹那灭真相则即动而不动,故云常静。下句例此。

  问四:烦恼即菩提何解?

  答四:烦恼与菩提本是相反的两回事,如未断烦恼时即无菩提可言,已得菩提时则无烦恼,势不两立,如明与暗。二者皆是因缘生法,空无自性,空性无二故相即。又当烦恼生时,由观照其空而觉悟,即是菩提。如湿柴本非是火,因火力强盛,旋亦为生火燃料矣。

  徐心明问:当吾父母有病,即想祈祷佛菩萨加被早愈,每每果愈,真是菩萨感应,抑自已心理作用耶?

  答:当诚切祈祷默佑时,自得佛菩萨以无缘慈力而来感应之,乃一方自心祈求力,一方佛菩萨感应力。如明月照百川,潭水清静即现明月,浑浊则不见,汝当急切祈佑时,心必无他杂念,以恳诚故,为佛菩萨感应亦无疑也。

  蒋金章问一:初入信仰佛教阶段,宜先看何种经藉,按步研究?

  答一:可先订购太虚丛书预约看之,此书乃按步骤而编制,由浅入深,自得佳境。问二:佛学大小乘何别?

  答二:小乘在智境上,即是证得生空而未证法空;在范围只求自了,不为法界众生同得离苦,乃由一己修戒定慧达解脱生死之涅槃。大乘菩萨深达法空,普为法界众生,发四宏誓愿,转无量众生世界成清净佛刹。

  问三:佛法传入中国历史近二千年,而佛教整个精神与意义,何仍未发扬?答三:佛法衰败原因,固非一端,然以历史言,佛教于隋、唐时发扬最盛,经唐武宗摧残后,直至宋初虽复兴已陷偏枯;而至清季更衰颓之极,故至今佛教不昌,幸今社会开放,研究佛学之知识份子日渐增多,今后佛法可期昌盛也。(隆信记)(见觉群二十二期)

  王佑人问:孟子云不动心,与佛学而不动心同否?

  答:孟子所谓不动心,乃约修养工夫而言,不动指富贵不能淫等等;而佛学所谓动即不动,系指法性而言,世间物事虽是纷动,只是假相有动,而实际未尝动也。(隆信记)(见觉群二十二期)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七章唐代的佛教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第三节州…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三节 州…

  唐高祖于建国之初武德元年(西元六一八年),迎僧侣及道士各六十九人于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命以七日间的行道功德,追荐为其开国而捐躯的亡者。太宗也为扬其国威而阵亡的将士们,于七处主要的战场各建一寺,并敕群臣为各寺立碑,显彰武勋。唐太宗贞观二年(西元六二八年)于长安诸寺,设斋会七昼夜,行道忏悔,以祈念战死者的冥福。是年五月,于先帝高祖的忌辰,在长安章敬寺,设斋行香,此后即定为永式,制定为国忌法会。七月,诏令京城及天下诸州的僧道,为国民祈福,并祈百谷成熟,转经行道七日七夜,至此,便以每年的正月及七月,成为例行的军中行事。贞观三年正月,下诏长安的沙门,于每月二十七日,转读《仁王经》,以祈念唐室的安泰与资福国家。这些由于皇帝的敕命而作的临时建斋法会,以及月例法会和年中行事的斋供,均系由国家支给。以佛教界看来,对于唐朝的国家而言,这是佛寺的使命,也是僧尼的法务。不过,担当类此的任务者,不仅限于长安一地的佛寺及僧尼,而是普及于天下诸州佛教界中的事。

  再说道教,传说其开祖老子(李耳),因与唐室同姓的特别关系,故常见以道教在先,佛教在后而予繁盛。其实,若据社会上的势力而言,道教依然不及佛教。但是,在唐代对于宗教方面的政令之中,乃至法令的条文,总是把佛教与道教,僧尼与道士女冠(女道士),僧道及寺观,一并处理。

  唐高宗于干封元年(西元六六六年)正月,敕令天下诸州,各建寺观一所,各度僧道七人,以居各寺观。则天武后于天授元年(西元六九○年),命以长安及洛阳两京为首,天下诸州各置大云经寺一所,在禁内设内道场以迎名僧。这些大云经寺的建立,是为祈念其武周革命的成功。不久,复兴唐室的中宗,于天下诸州置寺观各一所,名为中兴寺及中兴观。然其中兴寺者,即为大云寺之改名,中兴观则系新的建筑。但到后来又被更名为龙兴寺观。

  盛唐的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西元七三八年),敕令天下诸州,于龙兴寺观之外,各再新创开元寺观一所。因此,当时的天下诸州,国立的佛寺龙兴寺、开元寺,国立的道观龙兴观、开元观,四所并存。若依翌年(西元七三九年)之敕,则于每年上中下的三元节,和玄宗圣节之千秋节,天下各开元寺观,设置祝圣道场,僧道们举行为祝圣寿无穷以及国运安泰而作的祈念法会,又于先帝的国忌,在各州的龙兴寺观,设置行道散花的国忌道场,作为追荐先帝的宗教仪式。制定地方官僚,于每年的圣节以及国忌之日,停止政务而去参列法会仪式。

  天下诸州国立的开元寺观及龙兴寺观,不仅作为圣节与国忌日的国家道场,同时更作为各地方的道佛二教的信仰中心,将受自中央的宗教文化,普及于各地方,而且对其管下的寺观及僧道的宗教行政上,占有统括性的重要地位。

  唐玄宗天宝五年(西元七四六年),不空三藏再度入长安,历仕于玄宗、肃宗、代宗的三朝,于禁内设置内道场,作为新佛教的活跃中心,以密教的修法禳灾致福。肃宗之世,内道场的供奉僧达数百人,朝夕修持的念诵之声,闻及大内。代宗之际的内道场,亦供奉大德百余人,居止、念诵、转往行道;盛行佛诞会、盂兰盆会;每年的圣节,则召名僧至禁内,施内斋。像这样的僧侣出入于禁内的荣誉,其仪礼之隆重,亦凌乎王公之上。虽然,唐室的内道场及内斋的施设,有时期也会中止,但此却为唐室皇帝自己信仰佛教时许多场合的通例。

  唐朝的佛教,是以禁内的内道场、两京的诸大寺、天下诸州的开元寺及龙兴寺,作为各层的中心,由中央以迄各地方,纳入统一的国家行政组织,以推行造寺度僧和佛教仪礼。根据这些施设,唐朝对于宗教的期望及其使命之达成而言,可谓唐代佛教所赋的国家性格,是非常强烈的。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