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盘锦代放生的地方在哪里

2023-02-12 01:46编辑:admin人气:858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翻译观的现代诠释(梁岩)

  玄奘翻译观的现代诠释

  作者:梁岩

  【摘 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

  1.引言

  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

  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实践成就一方面得益于理论指导,同时又提升理论认识。因此,尽管玄奘的译论留存极少,但其思想精华闪现出的光芒历经千年,依然眩目。从翻译历史看,玄奘并非实践第一人,亦非理论先行者,在其之前,译论已散见,各家观点也形成了争锋的局面。玄奘在译经繁荣、译家辈出的时代,超凡脱俗,毕其终生于佛经事业,剖析当时的背景及历史渊源,有助于了解其理论主张的基础和源头。

  佛经翻译始于汉代,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时,安世高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译经活动了。然而,一般认为,佛经译论开篇当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参见陈福康 2000:6)。支谦认识到翻译之难——“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进而审视时下之观点,起初责“质直”之言为“不雅”,后则附众随流,在“实宜径达”声中,也便“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了。可见,在佛经译论诞生初期,直译、意译之争便开始了,支谦在直译的洪声中,既有随附,也有阻抗,其译文“辞旨文雅,曲得圣义”(《高僧传》)。当时众译家还引用老子和孔子之言为其直译观辩护,这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文论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其实,这种“弃文存质”的直译主张是翻译早期发展历史的必然反映,因为早期的佛经翻译不仅受制于译者的双语水平,还受到文化的阻隔,而且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足,经文质朴而旨圣,译经“唯惧失实”,应该“得本缘故”(道安语),力求符合原文原意。由此可见,我国开篇译论孕育在直译占主导的土壤之中。随着佛家文化渐入本土,异质之言或径入或文饰,佛经翻译家也注意到佛家经典与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的融合社会必要性,译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从道安对意译的斥责可以看出当时的意译之风。道安(314-385)坚持“委本从圣,乃佛之至诫也”,反对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五失本,三不易”概括了其理论主张及其对翻译的认识。鸠摩罗什(344-413)通晓梵汉,堪称“译界第一流宗匠”(梁启超 语),其译经质量受到很高评价。从其译经来看,罗什偏意译,趋文饰,注重表现原文的文体与语趣,因此,其译文“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赞宁语 参见《宋高僧传》)。罗什对翻译的见地隐于一个妙喻之中,“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参见陈福康 2000:18)其后高僧对于“文”、“质”之见,多执中用两,持一种辩证、厥中的看法。彦宗(557-610)著《辩证论》,“以垂翻译之式”(彦宗)。从评述历代译经及译论到经验总结,再到垂范译者的“十条”、“八备”,彦宗对翻译的探讨“可谓深探本源”(梁启超语),说明我国古典译论已从论述翻译方法扩展到了对翻译主体的关注。

  可见,玄奘所处时代已是译事兴盛,译论纷呈,盛世大唐,百业更兴。玄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竭其精,毕其生,致力于佛经翻译,成就千秋伟业。可以说,玄奘的译经思想萌发于历史沃土,成熟于躬身实践。下面将对其思想核心进行剖析,以灼其华。

  3.方法论与“五不翻”

  佛经翻译至玄奘时已是异彩纷呈,各家观点虽有争论,但并不排斥,在直译意译的统领下,各显千秋。“质”者存其真而近于理,“意”者得其体而隐于形。按佛教史家的古译、旧译和新译之分,鸠摩罗什开启了一个时代,而玄奘则将佛经翻译引领到了新的高峰,登峰造极的不仅仅在于译著的数量和质量,还在其秉持的原则和方法论。玄奘之前的译经,方法和过程同一,先按梵文逐字搬译,再按汉语语法改写,最后由笔人润饰。其中辗转传递,加之个体之间认知和阐释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词增减,原意走失。玄奘则不然,梵汉精晓,佛理深通,“览文如己,转音犹响”(《西域记》)。其译文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关于玄奘的翻译方法,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进行过专门研究,在对勘玄奘所译的《集论》和《俱舍论》后,总结出了六种翻译技巧(参看马祖毅 1998:66-68)。1)补充法。玄奘译经时,为了使读者了解,常常加几个字或一两句话。如俱舍论品:“大德法救复作是言”,原文没有“法救”二字,加上之后可使读者知道“大德”指的是谁(法救是人名)。再如“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蕴”,“八万行”是原文中所没有的,但若照原文直译,只译出一个“彼”字,便可能产生误解。2)省略法。玄奘的译文删略原文之处极少,而且限于无关紧要之处。如在“adi,等”之前删节一些“等”字可以包括的字词。3)变位法。改变梵文的次序,如《集论》中“avinirbhayarttyatiniyatam upadaya”,玄奘译成“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故”,颠倒了两句的次序。4)分合法。玄奘运用此法翻译梵文复合词,有时“分”,如《集论》中“sat cetanakayah caksuh samsparsajcetana srotraghranaphvayamanah samsparjacetana”,被译成“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在原来的“耳鼻舌身”每个字后添加“触所生思”;有时“合”,如《集论》中“yasca purvantaklpika drstayah yasca apararrakalpika drstayah”,直译应为“计前际见,计后际见”,但玄奘合译为“计前后际见”。5)译名假借法。使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专门术语,使含义格外清楚。如一般使用“识”来译“vijnana”,但玄奘有时用它来译“citta”(心);“心”字一般用来译“citta”,但他有时用“心”来译“dharma”(法)。6)代词还原法。把原文中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有时在名词前加“此、彼”等字样。此六种技巧在玄奘的翻译态度和原则指导下,运用自如,终成大师杰作。

  玄奘翻译方法如是丰富,然其论述留存极少,后世从零散的材料中将其译论归结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在直译意译的争执中,玄奘执其中,既不偏“质”,也不过“文”,因为“文过则艳,质甚则野”(《大唐西域记》)。从玄奘的译文形式看,“比较起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参见马祖毅 1998:65)。他引用孔子之言“必也正名乎”,强调翻译必须音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有学者(吕澂)指出,玄奘翻译擅胜之极在于融化原文中的义理,熟练而巧妙地拿一家之言来贯通原本。由此可见,玄奘的“文、质”平衡技艺是多么的高超,确实做到了“真、俗”的高度统一。如果说旧译是对古译的突破,那么玄奘开创的新译则是佛经翻译新的里程碑。玄奘认为在“不违本”的原则下,“传经深旨,务从易晓”(《大唐西域记》),并力图纠正旧译之艰涩和失本。他制定的“五不翻”原则尤为后世所推崇。其实,玄奘译论之精华所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一是“五不翻”;前者针对段落结构而言,后者则针对名词而言。“五不翻”具体为:1)秘密故,如“陀罗尼”;2)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3)无此故,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4)顺古故,如“阿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5)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参见周敦义 《翻译名义集.序》)。“五不翻”对名词和名称的翻译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孔子的“名从主人”之说,实际上,玄奘常引用孔子、老子等人之语为其辩护,思想上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古典文论。

  4.玄奘译论的现代意义

  现代译论在现代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关照下,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译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对翻译的多视角研究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从多样性中看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这种多维度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传统译论是现代译论的奠基石,因此,对传统译论的反思便成了构筑现代翻译学的理论诉求。我国译论始于佛经翻译,在数百年的译经史中,译家的丰富经验凝结而成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理论大川,历经千年,经久不息,为现代译论的开创奠定了理论根基。在译经大师中,玄奘虽谈不上理论大家,然其精华灼现,灿若星辰,尤其在方法论上,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玄奘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原则。在义理上,他反对古代译经家的‘达意’原则而提倡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是谓“求真”;在文法上,他应用六朝以来字句偶正奇变的文体,再参酌梵文“钩锁连环”的方式融成一种“整严凝重”的翻译风格,既恰当的体现了印度佛教原典的结构,又符合中国的文法习惯,是谓“喻俗”;在一些关键词汇(名词和名称)上,他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为后世所共许。将玄奘的翻译原则置于现代视野下,仍可见其光芒。严复的“信达雅”原则,严格意义上说,是对传统译论的总结升华,玄奘在持“信”的基础上,已开始寻求上升到类似“达、雅”的境界。玄奘厘定的翻译原则重在规范译文及翻译过程,并无设立标准之意图,然而,其原则已起到标准的作用,即标准的前瞻性作用在其原则的运用中已得到了体现,译者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通达“圆满调和”的译文。当今译论纷呈,立标准者亦不在少数,不仅国内有傅雷的“神似形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等,还有国外众多学者的标准论,如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的“意义不变”论、美国奈达的“最接近的等值”论、英国卡特福德的“等值替换”论以及德国诺德的“功能+忠实”论等等。“求真”是为了存“信”,而“喻俗”则是向读者靠拢,增加可读性。这与现代译论重心移向译语及译文读者是一致的。玄奘“五不翻”原则中的“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之名虽初显生疏,但其原义不会有增减之损,日久也就自然地融入到译语语言文化系统之中了。

  5.结束语

  玄奘译论虽不能与当今译论家之大作相比拟,但其理论精华及思想灵魂却是后世依循之典范。国内有学者将我国译论发展过程划分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现代译论与传统译论一脉相承。玄奘的“求真、喻俗”论及“五不翻”原则泽披后世,彰显着巨大的生命力,在现代视野下,既有古朴的忠实观,又有新颖的功能观,既强调存原文之原义,又注重译文之效果。“不翻”涉及到了文化层面的问题,虽未深究,却开启了洞悉之门。纵观玄奘一生,坚强的意志、明确的理念、精深的知识、历史的继承、严谨的学风、优秀的团队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也是我们追思先贤、以古益今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4.

  [5] 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传喜法师: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传喜法师与网络信众问答

  各位网友、各位道友,大家新年好!

  这是我们2009年新年第一次的网络见面,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过年了亲戚朋友相互的走访,大家很忙碌。一般十五是小年,在小年之前,今天十四我们大家见面,明天也是春节当中的一个小节。

  今天我刚刚过来,来这里的时候,看着外面的圆月,十四的月亮已经很圆很亮了,特别从我们寺院看出去,山色空朦,月光皓渺,天地是那么样子的清净。我们人世间是由业力所建立的,六道也都是业力所建出来的,如梦幻一般。

  我们今天网络来见面,我想我们以佛法的这个高度,以佛陀智慧的高度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怎么样让我们生命能够离苦得乐?这个苦在什么地方?乐在什么地方?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但是我自己也觉得,大家刚过了年,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太严肃?大家希望师父说一些吉祥话,但是究竟的快乐应该是最吉祥的。

  我常常因为看到来我们寺院的人,大家来求赐于吉祥也好,或者消除苦难也好,来寺院的很多人都是求究竟的快乐。对我来说,那我就要依着佛法来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痛苦和痛苦的因?什么是快乐和快乐的因?

  我们在座很多都会背《心经》,或者对心经很熟悉,《心经》一上来,观世菩萨告诫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才度一切苦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照见五蕴是空的这样一个智慧的话,断苦厄还是很难的。

  所以观音菩萨的《普门品》里,你看菩萨带了这么大的福报来,我们一礼拜、恭敬观音菩萨,都有那么大的福德,这个见面礼是很重很重的。观音菩萨来我们娑婆世界,哪怕我们还没见到,一念观音菩萨名号,福德都不可思议。

  然后无尽意菩萨又问:观音菩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福报带给我们呢?为什么要来我们这个世界给我们礼物呢?云何而来娑婆世界?结好缘,我们佛教里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观音菩萨的人缘是很好很好的,在我们中国说户户观世音,家家阿弥陀。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人缘是非常好的,这么好的人缘。有了这样的基础,然后把智慧告诉我们,我们才能接受啊!所以云何来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说法大家听得进,听进之后能不能建立起一个理智的人生观?

  从理智的人生观来说,我们佛教可以说是无神论者。所以我有时也常常在想,佛教在每一个时代帮助众生,但是众生的业力有时也凌驾着佛教,甚至蹂躏着佛教,佛教对它的主体,那些苦难众生加以救度,同时无明造恶业众生也对佛法叛逆、迫害。虽然我们讲没有众生还要佛教干吗?但是反过来说,佛面对众生的时候,一个理智的生命面对一个习气的生命的时候,这个本身的修行是很悲壮的。

  我所要讲的就是把它缩影到我们自身的生命里来,不是说我们一信佛,马上习气毛病都没有了,黑暗没了,不是这样。我们听到佛法了,只是在黑暗的心灵里种下一道光明的种子。这道光明能不能站住脚?会不会在狂风中被吹熄掉?还是在你精心的保护下,让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祖师说修行是“如一人与万人战”,戒定慧就犹如披戴铠甲,手挥着智慧宝剑。所以说从理性的这个角度,禅宗说“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连一个人格化的佛都没有。因为万法它是有缘起性的,并没有谁造了什么,所以这里面也没有神。从本性上是这样讲,这并不是说没有神,只不过从万法的清净本性上讲,一切法都是和合的,所以没有创造者。但是在不领会这个的时候,众生还沉沦在习气当中的时候,作为人,爸爸妈妈创造了我们,众生给予我们顺缘,国家保护我们安定的生活,这还是有的。

  甚至对于福报的层次来说,有福的生在天里面。四大天王他们掌握着地水火风,他们会执着说那是**纵的,我要打雷就打雷,我要下雨就下雨。从人天的角度来说,天也有,人也有。但是从最究竟的了义的角度来说,人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他只是业力和合。

  所以当我们要超越人道、超越天道,我们要跳出三界外,要获得生命究竟自由的时候,证得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我们就会建立那样的理智,然后这样一路征服我执。特别是要在这个业力当中,能够过关,靠着智慧能够一关一关过去。

  所以我记得我在讲《普贤上师言教》的时候,讲到三恶道众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头痛好几天哦,每天讲到的时候头都会很痛。这段时间,这个世界上也在变革,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躁动,大家内心的不安,当思维人的共业的时候,我也是身体不舒服。

  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想,我们怎么样皈依三宝?而不是皈依世间的恶业?如果皈依世间恶世,你思维这个世间恶业的时候,谁思维,谁被染污,谁思维,谁得到烦恼。就像我这两天思维,我也会有烦恼,也会不舒服。

  所以最喜欢讲经,最喜欢是讲净土法门极乐国世界,七重栏循,七重罗网,诸宝行树,出微妙音,有珊瑚、琥珀、珍珠、玛瑙,七宝合成,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皆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声。讲极乐世界的时候,身心是那么舒服,那个琉璃的净土,诸佛菩萨欢聚一堂。

  早上的时候,大家就能够去十方世界,与十方诸佛在一起,供养完了之后才回来,这个是很舒服的!包括我们孝顺一点的子女也都是给爸爸妈妈报好的事情,不好的总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知道,让他们担心啊!也这样。

  我们中国的传统就是这样,哪怕有一个做善,一万个人知道,都陶醉在这个善当中。反过来,一个坏事情,大家知道了,每个人都在这个阴影当中,我们生活的是一个业力所组成的世界。

  像前两天我出去的时候,我站在一个高楼上,从高楼的窗看下去,不管是霓虹灯,还是大马路灯,层层的由远而近的楼房,看着那些房子下面排徊的人,各式各样都是我们人力所造出来的。我们自己造出来,自己又生活在里面,自己被埋没在当中。每一个人的个体彷徨在十字街头,没有心灵的皈依处。那些路边的人还是希望在春节多一点生意,摩的也好,或者出租车也好,或者其他的,靠着春节生意能好一点,有的人春节期间是毫无目的地游荡在街头。我就看着这世界,我们造的世界,我们陶醉在里面,我们迷惑在里面。

  众生相我们只看到有动力的、有活力的一面,大家很少会看到刚生下来的小孩,因为那个在襁褓当中,有他的妈妈关心着。我们也很少看到一个将要死去的老人,他在老人院或者在医院的监护病房里,偶尔一个人显现无常了,也会迅速被收拾掉,大家也很快地就遗忘掉。

  因为我们生命有这个本能,求离苦得乐的本能。苦的总不愿意去思考,甚至要用所谓的乐来麻痹自己,抽烟、喝酒、吸毒,种种的。所以这两天我也在想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来认识这个世界?建立一个简单可行的?

  所以对佛教确实要很珍惜、要很珍惜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你要时刻的去思维,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投胎为人了,你看人现在主宰了整个地球,而且具有创造力,如果把它用来思维佛法,这个人生才不会堕落。否则不思维佛法的话,这种创造力同时也是破坏力,以后是很恐怖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现在我们可以来交流一下。

  01、信众:顶礼师父!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父母是北方农村的,过年的时候他们要杀鸭、杀鸡,我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我念很多往生咒回向给这些被杀的众生,请问有用吗?

  师父:念总比不念好。你看,我们人间在庆祝快乐的时候,其他的众生末日就来临了。如果我们现在是一个修行很好的人,修行已经好到一定程度,甚至对着一个动物的尸体念《往生咒》,它都能超生,那时候都不一样了,那纵使有人在杀的话,我们念《往生咒》就可以负责超度。

  但是有时候我们只能仰仗咒的力量,我们不一定有能力,但是这个咒的本身有去除这些动物痛苦的功德,也有可能你很虔诚、很虔诚,给它力量很多的,然后你自己也进步了,有很大的进步,这个功德它会得到。

  所以看到这个现象,一个是对这些众生的不幸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我们众生的不觉悟,感到很惭愧。也同时感觉到我们修行不好,在这个苦难的世界,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幸好还有佛法在。

  信众:我在看电影《逆缘》,结尾的时候,我看到所有的佛菩萨都来接引女主人公的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感觉自己也要被接引去一样。但是这两天睡一觉醒来之后,想到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烦恼又起来了。我想请教师父,我这种出离心的心念怎么样让它不退转?

  师父:首先你产生过这么好的感觉了,清净的、有功德的,然后你自己也感受烦恼的这种污浊,所以这两个对比一下,你自己也知道要取清净,取功德相,那只有自己好好的保护它。我这里并没有什么窍决,这叫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修行冷暖自知,有这个对比最好了,知道应该何去何从,这才是最主要的。

  02、信众:师父,阿弥陀佛!这么多年一直在琢磨,我好像不太适合修密,但我又受了传承,修起来特别的困难,觉得自己福报不够。我嗔心比较重,没有办法把嗔心降服住,老是破戒,也没以前精进。主要是自己福报不够,觉得挺烦恼的。

  师父:很多念佛人也告诉我,不念佛的时候还没有烦恼,念了佛之后烦恼很重,妄想很多。是不是他不适合于念佛,就适合于不修行呢?不修行倒没烦恼,一修行倒烦恼很多。

  信众:我现在每天对佛菩萨发愿,做点生意不用于自己享受,把家人安顿好,然后以此作为修行的资粮,我出家去。您说我这样算不算贪心呢?

  师父:你这样发愿还只是你自己的主观愿望,但是千万不要因你自己的这个主观愿没实现,怪佛菩萨不灵。有的人想想:哎,佛菩萨一点也不灵,我还是求大仙去算了!学佛不是做生意,我们还是要用理智去分析。比如说你修行了会起什么样的心态,这都要去分析的。

  03、信众:师父,我在庙里请了本繁体字的《楞严经》,字不太清楚,然后我就请了一本简体字的,但是读起来没有繁体的殊胜,这是不是因为我的分别心?

  师父:《楞严经》你觉得还是繁体的加持力大,对不对?

  信众:对!非常的殊胜,有时念着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师父:那应该还是繁体吧!所以我们佛经一般性还都用繁体。

  04、信众:我很小对佛教就感兴趣,但是我现在年龄比较小,我进师父的网站、博客,进UC房间,有一种冲动,好像出家的感觉。我们家附近也有寺院,我去问问题,人家理都不理我,都不把我当回事。

  师父:你自尊心就受伤害了,是不是?

  信众:我就觉得好气。

  师父:你今年几岁啦?

  信众:我今年十九岁了。

  师父:网站也好,论坛也好,都我们心灵里面的一种精华,感受觉悟。

  信众:像刚才那位师兄说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特别是头上有酸涨的感觉。我在论坛看到您出家的经历等,刚才一位朋友说到他看《逆缘》,我也看了,当时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同学在旁边说我是神经病。

  师父:他们说的不算,最多神经比较敏感而已。有的人已经麻木了,没有感触,我们还是神经比较敏感。

  信众:我发现我们这边寺院的居士年龄都比较大,就我年龄小,跑去皈依,他们好像看我不顺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父: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不了解你,看你又是小孩子,如果大家知道你真的这么诚心诚意的,那肯定会很高兴。

  信众:过年前,我在家里面也请了菩萨供奉,也请了很多经书,但是好多都看不懂,好多字不会念,不知道怎么办?

  师父:不要紧,慢慢就会越来越知道的。

  05、信众: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是您黑龙江的弟子,我们一家三口前一周上您寺院,回来之后一想您总是眼含热泪。

  师父:阿弥陀佛!

  信众:在寺院呆了两天,感触特别多,所以我很想把呆在寺院的感受写出来,这样我就写了一个礼拜的感悟,写得不好,想以此来供养恩师,并且祈祷师父法体安康、六时吉祥!

  师父:阿弥陀佛!

  师父:刚才那位小孩子,在座都会知道这就是一个人的善根,他接触了佛法,马上就会有感觉。反过来说,同样接触佛法,一百个人接触,随着个人不同的善根反应都会不一样。刚才这位年轻人是很有善根的,在座我们也回向他,善根不要遭受到磨难,就是说能够顺利地在这个世界保护好,能够善根增加。

  06、信众:顶礼师父!很感恩师父,能以这样的方式跟我们在家居士交流。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您开示。第一,念佛法门和金刚萨埵法门同时修,算不算杂修?如果单修念佛法门,可否往生?

  师父:是这样,我们知道有净土,知道有千经万论所指引的一个方向,知道有无量光无量寿超越时间、空间的这么一个生命新的途径,究竟了义的去处,生命最好的状态。包括我们现在持名念佛,都是在等待着这种机会,所以佛也为了这样一个目地而讲了千经万论,我们要去这个方向,佛所有的方法都是帮助我们去这个方向的。

  而且从佛号上来说,如果我们能真的明白佛号的意思,比如说从持名念佛的这样一个持名,上升到我们自己了达无量光无量寿的这样一个状态的话,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反过来说,我们不太知道的话,光持名的话,这个力就会被减少掉很多。

  所以为了更有效的让我们能够消除业障,能够开智慧,能够提升智慧,能够靠近阿弥陀佛,所以才有金刚萨埵忏悔业障的修法。金刚萨埵是保证我们靠近佛陀,让我们能够顺利往生的一个方法。所有方法,可以说佛的八万四千方法,跟念阿弥陀佛都是方向一致的。

  反过来说,我们执于目地而废除方法,这反而是一个愚痴者的行为。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有这个机会,好好的学习金刚萨埵的修法的话。可以这么说,我们是在真正的实践着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目标,我们生命已经走在这条道路上了。伴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在诸大善知识的努力下,我们佛法越来越畅通了,我们自己却障碍自己,不愿意对佛法去深入地实践的话,这个就是自己的一个知见的问题了。

  信众:我的嗔念和我执很重,请问师父该如何对治?

  师父:我们常常都会被这种东西困扰,如果反省我们自己,我们的知见真不真?我们的习气重不重?自我反省的时候发现我们离圣人还很远。入圣流、阿罗汉、登地菩萨,那是我们的人生方向,如果发现离那个还很远,然后我们自己的知见、习气毛病都很多。

  如果自己知道这些就会虚心了,一个虚心的人讲话肯定会给自己留三分余地的。反过说,嗔心就会很大地被减少。当我们觉得理直气壮的时候,我们往往讲话会比较硬,因为有嗔心。

  我们佛教把它分为有理嗔和无理嗔,有理时,得理不饶人,没有理,也会对自我有一种包庇的。所以我们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习气很重,我们智慧也不是很究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谦虚、虚心,这个嗔心的火自然就会熄灭掉很多。

  07、信众:师父,我皈依七八年了,寺庙里去的也很多。现在念《心经》、《大悲咒》、《地藏经》,还每天用毛笔写,我想让师父帮我开示下,该怎么样来修?

  师父:首先用我们理智来认识的话,三宝是正确的,我们皈依三宝的方向是对的。方向对了,那我们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虽然你拿毛笔写或者诵经,有时候觉得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只要方向对,肯定是会有收效的。

  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我们所造的惑业,身口意所造的无边无际的业,我们现在学佛了,一开始感应会很大,但是有时候进步可能不会很显著,但是持之以恒就会越来越靠近佛陀,我们自己也越来越生起真实的智慧来。

  08、信众:师父,作为上班族,静坐可以做吗?

  师父:修行像是见缝插针一样的,越是上班族,越是需要调心。佛法里面讲戒定慧,定是通于世间和出世间的,我们世间如果要做好事情,也要有一定的定力。

  信众:那静坐一次的时间有没有要求?

  师父:这个没有特别的要求,如果你有机会能够静下来,利用这个静下来的机会,一分钟、三分钟都可以。

  信众:在静坐的时候,心里念佛号也可以吗?

  师父:可以,特别是思维《心经》的意思,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你思维那个意思的话,无量光无量寿有时候还不太知道,你思维《心经》的意思就会有一点下手处。

  师父:这位居士讲她这段时间念《金刚萨埵》之后,梦里边她自己拍打身体,里面很多虫子都跑出来了,这都很好的,她虔诚的修这个法之后,马上就有瑞相了。你不修,十年、三十年业障都会在那里,很重要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哪一个人不是满身的黑业啊?好在有佛法有方向,我们有方法可以解决。

  09、信众:每天念阿弥陀佛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请一尊观世音菩萨来供,需要开光吗?在家放在什么地方?

  师父: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默念,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出声念最好还是南无阿弥陀佛。或者你自己在修的时候,前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过几句之后再阿弥陀佛,这时候念阿弥陀佛重在定,前面念南无阿弥陀佛重在虔诚。

  如果家里你想请观音菩萨来的话,最好是有装藏、开光,但是现在你要想找装藏、开光的人很难。现在尼泊尔佛像越来越如法,在法物流通也可以请到装藏品,当中有主心的木头,里面有不同的咒轮,再请师父认真地装藏,装完藏之后开光,这当然是最好,最如法就是这样。实在不行的话,请一尊做一个自我提醒,佛法如理如法最好。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要这样做呢?因为越往后,我们众生业障越重,越如法,能复本清净,能成为我们的加持,这很重要!

  信众:不开光也行吗?

  师父:最好开光。装藏、开光,这佛像才成为对境,我们供养、礼拜的对境。因为经过装藏、开光,佛像就会有一个殊胜的缘起,圣像它会有它圣像的加持。

  10、信众:阿弥陀佛!我爷爷去年死了,我梦见我爷爷被抬到寺院,有位女施主给我爷爷上香,这是不是说我爷爷已经到了西方?

  师父:你梦里面这样梦到?

  信众:是的,我梦到我爷爷被抬到寺院。

  师父:这个不一定,不能作为往生西方的标准,有可能谁给他写了一个牌位,到寺院去做超度了,这样你梦到了。

  信众: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师父,我念佛号的时候,眼睛没有睁开,但是我看到了光。

  师父:这个现象会有,每个人学佛善根表现出来会不一样。

  11、信众:师父,能够见到您我很高兴。过去念《地藏经》与《楞严咒》,现在我想修金刚萨埵,我早课应该做些什么?

  师父:所有念的要念出质量来,不是说要排多少功课,哪怕一个功课,你把这一个功课的质量要能提上来。

  信众: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母亲跟好多人,感觉是去三恶道了,我很难过。

  师父:有时候自己的梦境也会说明一些问题,不是要问她在哪里,主要是你要她去哪里,这比较重要!

  12、信众:学佛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读哪一部经,就会执着在哪一部经里面。

  师父:这也是一种我执。比如说这属于你的了,就会执在里边。这房子是你的了,你就会把心都用在这里面,认为那是你的房子。你读《地藏经》了,就认为我就修《地藏经》,你对这个有感受了,就会在这里面。

  这作为一个原动力来说也是好事情,就是说能够深入经藏,对《地藏经》的这个道理能够深入的去领会,乃至地藏菩萨的精神能感动我们,让我们的心也能纯洁,这样感恩,善的一种心生起来。善的心生起来之后要能保护住,这都是很好的。如果这个经你能够读通,那当然你再看所有的经,你都会知道什么意思。

  佛讲这些经都不会矛盾的,这个经你比较受用,你感觉到比较能够相应,主要不是这部经和其他的经不一样,只不过对你来说,正好这部经能对你的基。那你要把这种基所引发起的心灵的那种好的状态要保护住,但是保护住这是最难的。比如说你读《地藏经》的话,起初读的时候会热泪盈眶,甚至会跪下来读。但是这种好的感觉总是很难保持住,久了之后就没感觉了,疲掉了。这八万四千法有很多都能够触动我们,如果把所有能触动的连成一体,那我们生命在学佛上就是一个大的进步了。

  总的来说,就是你哪怕一句佛号,一段经文,也要得到真实的受用。善加保护,善加保护你自我的感受,但是也会消失掉,消失掉之后,你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你要回忆,当下一次这个好的感觉来的时候,更加要保护好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叫末法时代?好的东西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如天上流星一般。世间的贪嗔痴,有时候牢牢地罩着我们。所以像今晚天上的明月,当我们抬头看它的时候,内心是那么的向往,对着明月的清凉,我们内心的那种黑暗,内心的种种的缠绕,更让我们向往天上的那轮明月。但愿我们的心能像明月一样,但愿我们的心能像虚空一样。

  正是因为我们深知自己,深深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种种颠倒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我们寺院里不收看世间的电视,也不去看世间的报纸、杂志,也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清净,这个清净就是一份财富。当保护住这种财富的时候,我们反而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道清流,会净化这个世界。

  一个生命可以因偶尔的一个因缘对三宝生起了信心,但是要真正生到不退转的信心,那要有很深的智慧。了知这个世界是一个五痛、五烧,是一个五浊的恶世,这时候你才会对三宝真正的生起不退转的信心。所以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2009年牛年,都能够增上信心。

  乃至在世事无常当中,在这个世间的众生浊、劫浊、命浊、烦恼浊当中,能够庆幸我们自己还能遇到三宝。佛菩萨那么慈悲,在这么黑暗的地方,那么艰难地保持着一盏灯,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专门为我们有缘众生点的那盏灯,所以对三宝要信心不退,我们自己珍惜这份法缘,今天大家就到这里。

  阿弥陀佛!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