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邢台哪里代放生鱼最安全的地方

2023-02-08 06:46编辑:admin人气:676


贾雅瑟纳.嘉亚阔提亚:觉者的生涯 第十八章 把水倒在底朝天的船背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把水倒在底朝天的船背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佛陀

佛陀和往常一样,准备好去托钵乞食,他对阿难陀说道:

「阿难陀,我需要休息。自从我觉悟以来已经九年,我踏遍了整个中印度的平原,步行了数千里。虽然如此,我从来没有想到休息,从来没有感到累,我常住于喜悦和寂静。现在,我的身子感到很虚弱。即使在六年的苦行中,我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希望远离大家,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住一段时间,你们不要来找我。」

「世尊,我知道,你的思想被提婆达多以及他以他为首的僧人搅乱了,一直不得安宁。」

「阿难陀,在精神上,佛陀从来不曾受到干扰。失望和憎恨从来不进入佛陀的心智。不过现在,我在身体上感到疲劳。」

「世尊,不要到森林中去住,还是到其它城市去住吧。世尊,给孤独长者曾邀请过我们,我们还是去舍卫城吧。」

「如果提婆达多又跟到那里,我们又怎么办?阿难陀,当问题发生以后,逃之夭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决定去帕里勒亚森林,并没有逃避这些问题的意念。这是当前能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方法,并且我也需要休息。当我不在这里时,有识之士将会注意到那邪恶的假僧人。他们会把这些人同其他的僧人区别开来。然后,邪恶不法之徒就会开始检点自己,而从事善德之业。他们自己将会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不然的话,由于冒犯了大众,他们将得不到这个城里的供养,只好到其它城市去。我一再劝告提婆达多和他的同僚,但对于这些头脑简单、无知而盲目的人来说,佛陀也是没有办法的。阿难陀,把水倒在底朝天的船背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世尊,帕里勒大森林是百兽出没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残暴、凶猛的野兽。再说,在那里,你将得不到一点供养。你会受到日晒夜露的折磨。世尊,我同你一起去,这样,我可以照顾你。」

「不用了,阿难陀,不会有任何危险的。我会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并在那里住下来,以森林的野果为生。阿难陀,不要因被欺负而动摇,依我的教法而住。三个月后,你来找我,并给我带来有关消息。」

****

自从东方发白,阿难陀就一直走着,没有休息一刻。他走进了帕里勒亚大森林。但是,他现在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了,在一片大岩石丛中迷了路。他沿着一条溪水而上时,他看到一群猴子正津津有地在品尝着各种各样熟透了的水果。它们在高大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四周回荡着一片噪杂声。在这里,人类美妙的乐曲声和鸟鸣声也变得使人恐惧,就像针刺一样钻进他的心头。渐渐地,他沿着溪水,深入森林。喧闹声逐渐消沉下来,这种死一般的安静,加深了他的恐惧感。他预感到,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突然,一只在水边饮水的小梅花鹿发现他。小动物一阵紧张之后,还是继续地饮水,然后又怡然自得走走开了。阿难陀希望马上看到佛陀的住处,他就爬上一个山坡。一只鹦鹉叫喊着从他的头顶上飞过了,转了一个圈子后,朝下飞来,停在靠近他的一棵树枝上,说道:「祈愿人人幸福,解脱苦海病魔。」一听到这些,阿难陀就乐得如同见了佛陀一样,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只鹦鹉是从佛陀那里飞来的。他走近鹦鹉。

「好鹦鹉,佛陀在哪里?」阿难陀喜出望外地问道。

鹦鹉自言自语地叫了三声,然后飞上半空,在河流上盘旋了一会儿,又飞了回来,落在原来的那棵树上,说道:

「朋友,看那!」

阿难陀开始莫名其妙,后来明白鹦鹉在重复佛陀的话。

太阳下山了,黑暗笼罩着四周,阿难陀急冲地沿着河流走着。鹦鹉在前面引着路,每隔一段可见的距离,它就停在一棵树上用自己的语言叫上声。偶尔说上一句:「朋友,你饿了吧,请吃水果。」

突然,从不远处一块巨石上的芦苇做成的拱门传来了佛陀的声音。

「阿难陀,到这里来。」

阿难陀立即爬上一个小山丘。在那里,他看到佛陀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站在那里。阿难陀赶紧跑了过去,紧紧地抱住佛陀的脚,他高兴得热泪盈眶。然后,他站了起来,坐在岩石上的鹦鹉首先对他说道:

「朋友,你饿了吧,请吃水果。」

「世尊,多亏了这只好鹦鹉,我才找到这里。要不是它,我就会在茫茫的森林里束手无策了。」阿难陀说道。

「阿难陀,它是我我的一个朋友。这些可怜的动物并不像人类想的那样低下、残忍。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它们,它们的心始终如一。我与它们友好、和睦地住在一起。」

阿难陀转身看了看四周,他看到,在一棵硕大无比的树荫下有一个石窟,到处都显得很自然,无论是高悬于石窟上方的树枝树叶,还是地面上的草地都没有受到任何破坏。佛陀虽然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了,周围环境的新鲜生机并没有丝毫减弱。

阿难陀又一次惊讶不已地望了望四周。佛陀问道:

「阿难陀,你好象感到很奇怪。你看见什么了吗?」

「世尊,您就在这里住了三个月?」

「是的,阿难陀。」

「世尊,这个地方真可怕。您看,四周都是野兽的踪迹,现在只不过是黄昏时分,我可以想象,当夜幕覆盖大地时,这里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阿难陀,你是害怕森林,还是害怕黑暗?」

「我害怕黑暗、大森林以及野兽。在这块恐怖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和平与安宁?」

「世尊,在您的身边,我不怕。」

「即使在我身边,黑暗也会降临。在森林里也是一样,这里有数不清的野兽。阿难陀,透过黑压压的灌木丛,你看见了什么吗?」

阿难陀看了看四周的森林,由于害怕,他向佛陀靠了靠。

「怎么了,阿难陀?」

「世尊,在阴森的森林中,恐怖正向我们袭来。我被这种恐怖包围起来了,凶猛的野兽向我们张牙舞爪。」

这时,一只母豹领着一群小豹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它们低着头,挟着尾巴,绕着佛陀转了起来。阿难陀就像一个小孩似的,吓得浑身筛糠似的颤抖起来。不一会儿,母豹领着小豹在佛陀四周转了几圈以后,就躺在旁边的一块岩石上,眼里闪动着光芒,仰望着佛陀的脸。阿难陀还可以听到小豹吸奶发出的微弱、模糊的声音。

「阿难陀,你害怕吗?」

「世尊,我现在虽然不害怕了,可是,我的大脑却纷乱不堪。我觉得,我应该马上从这里溜走。周围还有许多其它更危险的野兽。在我一生中,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恐惧场面。石窟里可能比较安全吧。噢!世尊,我们去那里面吧。这样才能使我的大脑得到一点安宁。」

「阿难陀,不要害怕。这里的野兽不会袭击你的。如果你果真希望的话,我们就进石窟吧。」

阿难陀紧紧地跟着佛陀,渐渐地走近无花果树下的石窟,洞里一片黑暗。可是,他惊讶地看到里面有一线光亮,给昏暗的石窟带来光明。这不是一盏油灯,而是一块宝益石。在这里闪闪发光的宝石旁,盘曲着一条巨大的眼镜蛇。佛陀微微地低着头,跨进洞口,坐到一个石凳上,望着阿难陀。

「阿难陀,进来啊。」佛陀说道。

「世尊,里面有一条剧毒无比的眼镜蛇王。」阿难陀战战竞竞地说道。

「那么,你再看看外面吧。」佛陀又说道。

「世尊,我看到外面有只凶猛的野熊。里里外外都是同样的危险。」

阿难陀的声音颤抖起来。

「阿难陀,听着,虽然它们是畜生,但是它们十分了解我,我对它们广施慈悲,我慈祥的目光给它们带来和平与安宁。当它们和我在一起,被我的眼光所征服时,它们就不会伤害任何人。你也给它们施与至高无上的慈爱,一心念善,努力争取和它们做朋友。这样,你的害怕、疑虑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荡然无存。和它们住在一起,你将会快乐。阿难陀,到这里来坐下。我想听听来自柯沙毗的有关消息。」

阿难陀小心翼翼地来到佛陀跟前,望着宝石光辉照耀下的佛陀的脸,说道:

「世尊,提婆达多和他的同伴弟子们已经离开了柯沙毗。他们好象又回到了王舍城。」

「阿难陀,人们对其他的僧人有什么看法?」

「世尊,就在您隐居这里的一个月,人们一般都喜欢、支持提婆达多和他的追随者。他们认为我们不虔诚、不可靠。他们不愿意和我们来往。这是由于人们也赞同、拥护提婆达多提出的戒律制度。世尊,第一个月间,我们孤独无助,柯沙毗城里的人拒绝给我们供养。老富翁宫释也似乎站在提婆达多那一边。当我们在城里得不到供养,我们就到城外去,他们无论在哪里看到我们,就大肆辱骂我们。但是,我们从来不还口,正如您所关照的那样保持沉默。这一个月结束时,人们开始憎恨那些僧人庸俗的行为,他们很赞赏我们严明的戒律和威仪,议论纷纷,说你来森林里住,就是由于他们那些丢人现眼的行为造成的。于是人们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受供养。当我们在街上乞讨时,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把我们的钵装得满满的。他们开始询问起来,三番五次地要求我们请您回城。」

「阿难陀,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虚假只能在短时间内掩盖真理。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正确的话,我们就不会犯错误。因为,我们的武器是真理。阿难陀,这对无知和嫉妒成性的提婆达多,及其他的僧人是第一次打击。他们还会反击的。但愿我的弟子们具有坚定的意志,顽强地忍耐所有障碍。总有一天,提婆达多必将面对真理。阿难陀,我将回到柯沙毗。」佛陀说道。

到处是夜里出来活动的野兽。但是,他们一点声音都没有,连树枝折断的声音都没有,偶或听到微风拍打树枝的声音。当整个森林被昏暗覆盖时,洞口里却变得越来越明亮。这时,佛陀已深入禅定。一路旅途劳累的阿难陀,面朝佛陀,以他的衣物做枕头,香甜地睡着了。

****

那一夜,阿难陀断断续续地时睡时醒,但是到了早晨,他就沉睡起来。当他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当他走出山洞,外面的景色使他惊呆了。一群猴子手里拿着、嘴里叼着各种野果,爬上了小山丘。一只猴王走在最前面,中间是一群腰里挟着小猴子的母亲、后着跟着的是一大批成年的大猴子,最后,走过来一群年老衰弱的老猴子。晨光下,佛陀坐在岩石之巅,向它们打着招呼。他的钵就摆在他的跟前。猴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走了过来,用它们带来的水果把佛陀的钵装得满满的。然后,它们就在距佛陀不远的地方坐了下来,好似一群虔诚的信徒。

钵被装得满满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芒果、野橄榄等摆满了一地。布施仪式以后,佛陀看了看坐在四周的信徒,然后,他走到每一只猴子面前,慈爱地对它们讲着话,抚摸着它们的头。阿难陀看到,猴子们一个个捧着佛陀的手,把自己的手放在佛陀的手上。当它们接受完佛陀的祝福,猴子们又悄悄地走开了,爬上树枝,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佛陀。

阿难陀默默地观看着,一直等到猴子们离开,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走到佛陀前,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世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奇迹,也没有听说过。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帕勒里亚大森林里的野兽比人类还要虔诚。」

「阿难陀,帕勒里亚大森林里的野兽与其它地方的野兽一样,只不过它们现在被驯服罢了。从而,它们比其它地方的野兽更忠实。与这些朋友住在一起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样地,它们也因和我在一起而快乐。阿难陀,住在帕勒里亚的这段日子,我的精神最为愉快、轻松。即使在我的家乡迦毗罗卫国,我也没有感到如此的快乐。」

「世尊,我也同样感到十分快乐。一个人可知快乐地与这些朋友生活在一起直到死亡。」

鹦鹉又飞回来了,嘴里叽叽喳喳地叫着什么。然后,它就在离佛陀不远的一块岩石上停了下来,说道:

「愿一切众生幸福,解脱苦恼病魔。」

然后,它又说道:

「朋友,你饿了吧,请吃水果。」

阿难陀忍俊不禁,大笑起来。他伸出手,靠近鹦鹉。鹦鹉立即跳到他的手上。它又说道:

「朋友,你的孩子好吗?去喂养它们吧。」

「世尊,鹦鹉重复的是你的话吧?」阿难陀问道。

「是的,阿难陀。它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说着,佛陀从钵里抓起一把摩罗果,摆在石头上,对鹦鹉说道:

「朋友,请吃摩罗果。」

鹦鹉立刻从阿难陀手里跳了来。它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然后它一边啄着摩罗,一边说着:

「朋友尽可能多吃一点,带两个给孩子。朋友,吃摩罗。」

****

佛陀收拾好他的衣钵,开始动身离开森林了。一路上,一群群猴子依依不舍地跟在后面,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发出一阵阵依恋的声音。它们跟着走了好几个时辰,一直把佛陀送到森林边。这时,佛陀停了下来,转过身,对猴子们作了一个手势。

「孩子们,别再送了。」佛陀说道。「没有比你们的家乡更幸福的地方了。愿已经皈依佛陀的你们万事如意。我走了

母猴子忘记抱有腰里的小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佛陀。它们静静地吊在下垂的树枝上,忧郁、惆怅地望着佛陀,一直等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时,它们才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悲伤的啼叫。

突然,那只鹦鹉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喊声,一下子飞了过来,然后又迅疾地飞走,寻找佛陀的踪迹去了。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错误的无我见(释青平)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错误的无我见(释青平)

  错误的无我见

  青 平

  佛教以三法印为要津,而三法印又以"无我"印为核心。印顺导师在《佛法慨论》中说道:

  诸法,通于有为与无为。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即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去说明。缘起法本通两方面说: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即是无常;二、还灭的因果寂灭,即是涅 。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即能贯通这两端了。(注1)

  从引文中可以看出两点:其一,三法印可以用"无我"性来统一贯通,可见"无我"在三法印中的核心地位;其二,只有从缘起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无我"。

  事实上,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无我",确实是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应慎重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四部《阿含》中,佛陀批评了几种以错误方式去理解"无我"的观念,本文将着重对这些错误观念进行一番细致的分析,同时希望能为我们的学习修行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不知如来真实之意

  在《央掘魔经卷第二》中,央掘魔罗对满愿子解释传法时说道:

  谓过去一切诸佛。于一切法中极方便心。不得众生界及我人寿命。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及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法中极方便心亦悉不得。我亦如是众生说。离众生界我人寿命。说无我法说空法。如是说法。尔时央掘魔罗。谓满愿子言。鸣呼满愿。修蚊蚋行不知说法。哀哉蚊蚋无知默然。不知如来隐覆之说。谓法无我。堕愚痴灯如蛾投火。诸佛如来所不得者。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心无如来藏不可得。现在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心无我性不可得。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心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心无如来藏亦不可得。此是如来偈之正义。(注2)

  同在此经中,如来所说偈中说道:

  长夜习无我 迷于隐覆教(注3)

  在这里,央掘魔罗解释佛法时,说三世一切诸佛及三世一切声闻缘觉,所说的法,不外是说无我法、说空法。然而如来说无我法时,并不是为说无我而说无我,无我法中,有如来极深的、?quot;隐覆"不显而不易为人所理解接受的教化,如果不解如来所说"无我"的真实含义,甚到会如飞蛾投火堕入愚痴的灯火之中。为何说它"隐覆" 不显而不易为人所理解接受呢?因为在当时印度作为主流思想的婆罗门教思想背景中,"无我"理论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反叛者的面貌出现的。在印顺导师的《印度佛教史》中,解释佛陀时代,作为婆罗门教思想核心的奥义书是如何理解"我"的:

  奥义书重视真我的知识……,从《梨俱吠陀》的创造赞歌以来,一元倾向的创造神话,经理论化而成宇宙的本原,为神秘的大实在。在奥义书中,称之为"梵";如显现为人格神,就是梵天。有情生命的本质,称之为我。在生死历程中,人类似乎是迷妄的,虚幻的,然探索到自我的当体,到底与真常本净的梵是同一的,所以说"我者梵也"。自我是超经验的纯粹主观,所以是"不可认识的认识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观,即是梵界,即是最高的归宿,最上的妙乐"。(注4)

  在婆罗门教思想中,"我"是作为本原与本质的含义而被理解的,作为宇宙本原的梵天,可以称之为"大我",而作为有情生命的本质,则可称之为"小我","大我"即是无?quot;小我"的总和。而佛陀提出"无我",针锋相对的正是婆罗门教思想中的"我"。佛陀根本就否定了有上述"本原"与"本质"的存在,佛陀认为,所谓的"本原"与"本质",不外只是"缘起"的现象,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并没有什么长存不变的"本原"与"本质"。佛陀更是反对把这种"本原"与"本质"当作有情生命的所谓最高归宿与最上妙乐,这些都被佛陀斥之为虚妄。

  那么,佛陀所说的"无我"其真实含义又是什么呢?在《四部阿含》中,佛陀几乎总是用着一种固定的语式,在说明着"无我"的问题,这就是:

  色者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注5)

  以此,我们可以理解,"无我"的提出,首先与"无常"相关。常,指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恒常不易。因为一切俱为无常,故色受想行识亦为无常。又因为色受想行识俱为无常,故而"无常者即是苦"。而这后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在含义便是:"不苦只能来自无无常",无无常即恒常,可见,只有事物的存在状态恒常不易,才有可能不苦。"苦者是无我",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在含义同样就是:"无无我才可能不苦",无无我即有我。可见,有我,即意味着事物有一状态恒常不易的我,也同时意味着它是不苦所能实现的条件。这一点,正是婆罗门思想的关键之处,在这种思想中,首先承认了有一恒常不易"我"存在,而这一"我"恰恰是恒常永乐的条件。

  佛陀提出"无我",却彻底否定了这一观念,佛陀不存认有恒常不易的"我"存在,所以有情生命自身不可能不苦,而苦,同时就意味着"无我"。佛陀"无我"观的提出,已包含着对作为主流思想的婆罗门教思想的巨大变革与更新。它明白昭示:正由于色受想行识等乃至一切俱为无常,俱不可恒常不易,故而是苦,故而才是无我。

  也因为一切俱为无常,俱不可恒常不易,故而"无我者即是空"。"空"可以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与"实"相对的"空",乃意指其内容,究竟所体现的真不真实;其二,是与"有"相对的"空",乃指其本体上的含义,到底有没有自性存在、恒常不变的本体。就其第一层含义而言,"空"意味其内容所体现的"不真实",这与"无恒常"密切相关,因为其存在状态变动不居,所以它永远无法体现出稳固不变的内容。故而,我们甚至无法确指它到底是什么,更无法以某时某刻的状态,去指称它具体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它的真实内容,因为某时某刻本来就稍纵即逝,而另时另刻,其内容又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所以,就它永远无法体现出实实在在的真实内容而言,它就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也包含了这样的含义:你不能说它就是什么,因为它永远没有恒常不变的内容;你也不能说它就不是什么,因为尽管它的内容始终在变,但它还是"有"内容。

  再从第二层含义上说,"空"意味着并无自性存在、恒常不变的本体。这从上面《央掘魔经卷第二》的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法无我"即等于"无如来藏",也等于"无我性"、等于"无自性"。 由此可知,"自性"意味着是"永远存续(常)、自主独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的本体(注6)。故而,"无我者即是空",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正说明了"无我性"即等于"无自性",这也就同时否定了"常一主?quot;之本体的存在。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与后期大乘"无我"思想的广演,似有不尽相同之处。

  由此,我们已经大体可以看到,佛陀之所谓"无我"归结起来至少有这三层的含义:就其存在状态而言,它 "无恒常";就其所体现的内容而言,它"不真实";就其本体论的意义而言,它"无自性"。故而我们可以归纳佛陀所说的"无我",其具体含义即是:"无恒常、真实、自性的我"。

  了解了"无我"的真实含义,我们就能善加避勉那曲解"无我"的过患。在《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中,佛陀说道:

  有我见审有此见。无有我见审兴此见。有我见无我见于中起审见。又复自观身复兴此见。于己而不见己。复兴此见于无我而不见无我。于中起此见。尔时彼人复生此邪见。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后世。常存于世而不朽败。亦不变易复不移动。是谓名为邪见之聚。邪见灾患忧悲苦恼。皆由此生而不可疗治。亦复不能舍遂增苦本。由是不为沙门之行涅槃之道。(注7)

  佛陀批评了已生起"无我"之见,却又不能体入如来真实本意而反不见真实之"无我"者,佛陀称之为邪见之聚,是邪见灾患及忧悲苦恼的根源,并指明这不是沙门之行的涅槃之道。

  二、思维无我如外道因,堕入断见

  佛陀还批评了另一种错误观念,在《央掘魔经卷第四》中,佛陀对文殊师利说道:

  如是文殊师利。于真实我世间如是。如是邪见诸异妄想。谓解脱如是。谓我如是出世间者。亦不知如来隐覆之教。谓言无我是佛所说。彼随说思量如外道因。起彼诸世间随顺愚痴。出世间者。亦复迷失隐覆说智。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僧真实。(注8)

  在这里,佛陀批评了那种承认"无我",却用外道之因去理解"无我"的观念。在印度,当时作为主流思想的婆罗门教思想是承认"有我"的,而主流思想之外作为新兴思想而兴起且影响最大的,除佛教外,还有被佛教称之为外道的沙门义学。沙门义学中最著名的有六派,被佛教称之为六师外道,六师外道各自的观点据《梵网六十二见经》(支谦所译,下略为"支谦译")及别译的《梵动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所译,下略为"耶舍译")所记,共有六十二种,被称为"六十二见"。六十二见之中,与佛教同样反对"有我"论而提倡"无我"精神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断灭论"。此论有七种见解:

  (1)支谦译作:"诸我色四大,父母所生","破碎坏败,以后世不复生死"。耶舍译作:"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生","然是无常,必归磨灭"。

  (2)支谦译作:"其我者色天及欲行天,彼我者,若死坏败,后世不复生死"。耶舍译作:"我欲色天断灭无?quot;。

  (3)支谦译作:"其我者色无意故,彼我若死坏败,后世不复生死"。耶舍译作:"色界化身诸根具足,断灭无余"。

  (4)支谦译作:"其我皆过诸色想天,悉逾嗔恚想天,念种种无央数虚空知行"。耶舍译作:"我无色空处断灭"。

  (5)支谦译作:"其我皆逾一切虚空知天,无央数名识短天,所念行其天,若不坏败时,后世便无生死"。耶舍译作:"我无色识处断灭"。

  (6)支谦译作:"皆逾一切识知天,不复著名无识知,念行其天, 我者死坏败,后世不复生死"。耶舍译作:"我无色不用处断灭"。

  (7)支谦译作:"皆逾一切无识知天,其天人无想有想,念行其天,我者死坏败时,后世便不复生死"。耶舍译作:"我无色有想无想处断灭"。(注9)

  然而佛陀所宣说的"无我",却是横贯三世的缘起,所以佛陀是完全反对上述所说的断灭论的。所以,佛陀反对那种承认"无我",却用外道之因去理解"无我"的观念,最主要所反对的,正是这种断灭论。在《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记载了一件事,有一次,有婆蹉种出家之人,来到佛的住所拜见佛,并询问是否"有我",不料他连续三问而佛陀却三不见答,这引起了阿难的疑惑: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注10)

  与此相类似的另一件事,则见于《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有犊子梵志去拜见佛陀,问佛陀有关"有我"与"无我"的问题,佛陀同样默不作答:

  彼时犊子梵志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昙。一切众生。为有我不。佛默然不答。又问。为无我耶。佛亦不答。尔时犊子作是念。我曾数问沙门瞿昙如是之义。默不见答。尔时阿难侍如来侧。以扇扇佛。彼时阿难闻其语已。即白佛言。世尊。何故犊子所问默然不答。若不答者。犊子当言。我问如来。都不见答。增邪见耶。佛告阿难。于先昔彼问一切诸法。若有我者。吾可答彼犊子所问。吾于昔时。宁可不于一切经说无我耶。以无我故。答彼所问。则违道理。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无我故。云何以我。而答于彼。若然者。将更增彼昔来愚惑。复次阿难。若说有我。即堕常见。若说无我。即堕断见。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注11)

  上面两则记载,有人理解为是佛陀不愿让问者在得到"无我"的回答之后对"无?quot;见产生执着。其实,这并不是这里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在这里,佛陀所反对的是邪见而不是偏执。偏执所指的,乃是得到正确认识之后,却在行为上超出了正确的限度。而作为邪见,则根本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此处所指的邪见,便是断灭论之见。佛陀一方面反对以婆罗门教思想为首的"有我"之常见,另方面也同时反对着以断灭论为首的"无我"之断见。佛陀真正所提倡的,乃是离于二边处中、并会于中道的缘起思想。

  三、偏执无益之见:十八爱行、十四无记

  佛陀还反对那些偏执无益之见,这些见解不仅仅只是指那些错误的见解,其中也包括了那些所谓的正确见解,但过渡偏执于这些见解之中,却完全无益于自己的修行,佛陀认为它们俱为邪思。邪思之见,包括了十八爱行、三十六爱行与百八爱行,在《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中,佛陀告诸比丘:

  我今当说爱为网、为胶、为泉、为??根。此等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诸比丘。何等爱为网、为胶。乃至往来流驰。无不转 。谓有我故有:我、欲我、尔我、有我、无我、异我、当我、不当我、欲我、当尔时、当异异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如是十八爱行从内起。比丘言。有我于诸所有。言我欲我尔乃至十八爱行从外起。如是总说十八爱行。如是三十六爱行。或于过去起。或于未来起。或于现在起。如是总说百八爱行。是名为爱、为网、为胶、为泉、为??根。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驰。无不转时。(注12)

  邪思之见,还包括了外道六十二见与十四无记。在《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中,佛陀为五百大比丘开示:

  佛陀为什么认为这些偏执无益之见是邪思,完全无利于修行呢?在《起世经卷第八》中佛陀解释了这个问题

  邪思惟时。即被结缚。正忆念时。即便解脱。何以故。诸比丘。思惟有我。是为邪思。思惟无我。亦是邪思。乃至思惟我是有常。我是无常。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非有想非无想等。并是邪思。诸比丘。此邪思惟。是痈是疮。犹如毒箭。其中若有多闻圣达智能之人。知是邪思如病如疮如痈如箭。如是念已。系心正忆。不随心行。令心不动 。多所利益。诸比丘。若念有我。则是邪念。则是有为。则是戏论。若念无我。亦是戏论。乃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悉是戏论。诸比丘。所有戏论。皆悉是病。如痈如疮。犹如毒箭。其中所有多闻圣达智能之人。知此戏论诸过患已。(注14)

  在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在邪思之中,我们是被邪思所系缚的,故而只有去除所有邪思而正忆念时,才可得到真正的解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系心正忆、不随心行、令心不动 ",才能"多所利益"。同时,也只有"乐无戏论。守心寂静",才能"多所修行"。

  上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佛陀对错?quot;无我"见的批判,从中我们可知,不知如来真实本意、思维无我如外道因、十八爱行、十四无记,这种种错误的"无我"见,是我们应引起注意,并应在修行实践中克服避免的关键所在。

  注释:

  注1:《佛法慨论》106页,台·正正闻出版社

  注2:大正2:No.120-2/525a: 央掘魔经卷第二

  注3:大正2:No.120-2/528a:央掘魔罗经卷第二

  注4:印顺《印度佛教史》P3

  注5:相关资料各见于:大正2:No.99-2/7c: 杂阿含经卷第二;No.99-2/7c: 杂阿含经卷第二;No.99-2/15a: 杂阿含经卷第三;No.99-3/19c: 杂阿含经卷第三;No.100-11/448c: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No.100-16/486a: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六;No.125-24/678c: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No.125-30/715c: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No.125-35/745c: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注6:见《佛光大辞典》"我"

  注7:大正2:No.125-34/740c: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注8:大正2:No.120-4/541c: 央掘魔经卷第四

  注9:详见大正1 No.20/264a-270c: 《梵网六十二见经》; No.1-21/88b-94a: 《梵动经》

  注10:大正2:No.99-34/245b: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注11:大正2:No.100-10/444c: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

  注12:大正2:No.99-35/256a: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注13:大正2:No.125-43/784b: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注14:大正1:No.24-8/350a: 起世经卷第八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xiziuec01.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